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不仅要求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或物质基础上通过内部的革新的创造出满足时代要求的新事物或产生精神上创意的能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更新观念,狠抓教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大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大学的专业设置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大学能否履行社会的服务功能,还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学校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福清分校专业设置现状及福清市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其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对策建议:1、要紧贴市场需求,以产业发展为坐标,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灵活地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要“立足福清(福州),面向海西”,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紧跟时代潮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动态变化。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邓小平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地阐明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坚持辩证否定观 ,科学地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中创新和继承的辩证关系 ;坚持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理清了精神文明建设中主旋律和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突发性事件爆发频率的上升,高校突发性事件中大学生应急素质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主要从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特征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揭示高校突发性事件中大学生素质的应然要求,分析高校突发性事件中大学生素质的实然状况,并从两方面进行整合分析提出大学生在高校突发性事件中应急素质的提升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价值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对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的认识不断深化.本文从文化的价值入手,深入探讨了文化发展中文化的“批判价值维度”和“创造价值维度”,提出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坚持“二为”方向和“三个面向”要求,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创新、发展、辐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通过价值、时间和空间等维度进行阐述,从哲学逻辑辩证的视角进行研究和解决大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为大学文化发展的实践推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传承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备件和文化基础文化传承创新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建设高校廉政文化,就是要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自觉,培育廉洁理念,倡导廉洁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营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正确理解和谐企业的外部伦理取向、伦理诉求。在分析诚信的基本内涵和和谐民营企业求诚的伦理取向基础上,阐述求诚是和谐民营企业外部发展的通行证,会提升民营企业形象.会提高民营企业市场占有率.会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并提出民营企业的外部求诚的具体做法,做到既对消费者讲诚信又对社会讲诚信。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四大职能之首,引领并作用于其他三项职能的发挥。随着区域产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与产业发展适应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就业选择、学科专业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等亟需进行改革。课题组在对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才培养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产业发展状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分析和探讨了中国教育不良循环的原因和对策,认为产业教育不良循环主要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奇缺,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水平低和质量差以及师范教育存在弊端引起的,所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要适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事实性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且要深化师范教育改革,有效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教育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