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学生毕业分配历来是由国家统包统管的。上海大学从1984年建校以来,就根据国务院“不包分配”的改革要求,谋求建立一种新的毕业生分配方式,经过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已初步摸到一条“全面放开,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的路子。学生毕业后,学校给予就业信息指导,联系用人单位进行推荐,组织”供需见面”并公开竞争,最后订立合同落实工作岗位。这套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然而,任何改革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际工作的方针、政策、措施、办法的变革;另一方面则是习惯、传统、价值、理论等观念的更新。毕业生分配工作也不例外。本文剖析其中的几种观念障碍,与实际工作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亚太地区科学技术与价值教育培训研讨会,于199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沪举行。这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承办。采自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中国的代表以及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