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行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第18页)如图1所示.按图1所示安装2套装置,在锥形瓶内各盛2 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 mL1 mol/L和40mL 4 mo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 H2所用的时间,以此来测量同质量的锌与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反应的速率.  相似文献   
2.
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更应率先垂范,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改进实验方法、创建绿色化学实验中来,并让环保意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行为准则.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是高一化学的重要实验教学内容.如果实验方法不当,则很容易污染环境,损伤人的喉黏膜和肺,严重时可使人窒息而死.为使实验更加符合绿色化理念,笔者设计了一套实验改进装置——氯气制备检验器(图1),该装置在实验中具备诸多优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氨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重要知识点,教材用三个演示实验分别介绍了氨的制取和性质。但实验中存在着以下不足:1.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来制取氨,量小且不易收集,尽管使用棉花来防止空气对流,但排出空气的同时也会有氨气逸出,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现行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第22页)测量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锥形瓶内盛有10mL左右10%的H2O2,双孔胶塞插有短导管和漏斗,短导管里插有带余烬的木条。开始时余烬没有明显变化,经漏斗向锥  相似文献   
5.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有趣、直观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作为新课改一线的实验教师,就应潜心开发课程资源,尽可能多地补充一些教科书上不要求做的实验。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认真的学习态度,也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员教师在基础教育中应该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呢?十七大报告说得好:“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把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落到实处,就是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实验中常遇到气体与液体(溶液)之间的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氨气与稀盐酸的反应等。这些反应由于没有诸如沉淀生成、颜色变化等现象而不易观察其是否反应。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简单装置——气液反应演示器,可以清楚观察气体与液体(溶液)的反应现象。一、实验用品500 mL 三颈瓶1个.20 mL 医用注射器2支,气球1只,带孔大橡皮塞1个,小橡皮塞2个,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寨1个。  相似文献   
8.
启普发生器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它虽然历史悠久.特点突出,但是,笔者从多年的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室工作中切实感受到,它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1.重心偏高,很容易翻倒;2.容积大,药品用量多;3.球形漏斗与容器之间的空隙大,锌粒很容易滑落到酸液里去,造成酸液外溢;4.添加药品及清洗不方便;5.笨重,不方便携带;6.安全性差,气体不纯时,点燃容易爆炸伤人等.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气体发生装置--瓶柱式气体发生器(暂叫名),给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