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孩子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国基础教育开展的核心所在.智力障碍简称智障,属于先天性精神疾病,造成这一疾病的成因多样且复杂,即便接受后天专业康复教育,不少儿童依然无法像正常人那般生活.面对智障儿童这一特殊人群,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显然是不行的,培智学校及教师应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设计出强针对性、强实用性的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法让教师在课堂中模拟还原现实生活情境,大大降低了数学知识的教学难度,提升了智障学生的听讲配合度、接受度.基于此,文章先对生活化教学法概念略作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构建生活化培智数学课堂的价值、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记忆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之一。记忆活动与整个大脑有关,它是获得经验,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没有记忆,就谈不上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智障学生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为识记慢,保持不恒久,再现不完整,对材料编码加工不完善,缺乏记忆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因而,增强智障学生的记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形象直观,提高记忆智障学生认识事物主要靠直观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直观情景联系的限制。他们对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较容易掌握,而对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很难较好记忆。只有把记忆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