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之歌》具有两个层面的主题蕴含:一是主人公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对革命的追求,一是主人公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对个性的追求。第一层面是作者主观意图的体现,处于作品的表层;第二层面是作者潜在意识的自然流露,处于作品的深层,并具有对第一层面某种程度的解构意味。作品因两个层面之间的张力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是德育的重要环节,针对道德教育在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实践性的德育活动教育成为必然选择。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不仅需要落实国家对青少年的道德要求,更应将其内化为学生的固有品质,同时外显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此过程中,学校应有完整的德育体系予以支持,"先破后立",在积极的德育目标指引下,创建良好的学校道德生活,丰富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密切与实际相联系,实现德育课程生活化与实践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从人性和神性矛盾的角度分析《荆棘鸟》中拉尔夫的人格裂变, 并且探究了造成这种裂变的根本缘由主要来自宗教背景、社会历史背景和自身个性弱点。以对比的手法对拉尔夫人格悲剧进行思考———人性的扭曲远远超出了对个人悲剧命运的展示, 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挖掘了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学报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可以促进学报特色栏目的形成和发展。地方高校学报可以从做好栏目的策划、保持栏目的连贯性与开放性、依托优势学科、选好栏目主持人、培养编辑的特色思想和意识等5个方面入手,建设特色栏目。特色栏目的建设,对于地方高校学报提升品位,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苏轼的词作中,其涉梦词数量丰富,内容多样且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意味。其中,"记人咏物、怀旧惜别、人生如梦"是苏轼涉梦词创作的主要内容。而在影响苏轼涉梦词创作的诸多因素中,个人人生经历、佛道思想的影响、前人涉梦文学创作的影响无疑起到了主要作用。苏轼的涉梦词还反映了其对词体进行革新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的强化和传统婉约词的雅化。  相似文献   
6.
边塞诗以其独特风格为唐代诗坛也为我国古代诗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以文学的角度对边塞诗的作者、创作动机、内容、风格基调等4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边塞诗与盛唐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期深刻地把握和理解盛唐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社会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承载国家意志和传递不同文化知识的物质载体,教材建设实质是对我国权责分配及运行机制的内在反映。所有教材建设活动只有诉诸学校场域,才能促进国家事权框架的真正落实,这根源于作为权力“运行场”的学校与教材建设权责关联,作为意识“多棱镜”的教材与学校主体育人使命契合,作为公共产品的教材服务于学校“用户”需求的满足。正是国家与学校在主体关系、功能上的内在关联,确认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学校向度,形成以治理践行法理的理念进路、以用权彰显赋权的内容进路和以专业协同权威的方式进路。统合学校教材建设的这三条进路,亦描绘出以学校为主场域、以学校为主体的教材发展蓝图,具体表征为学校场域事权划分法治化的价值愿景,教师政治意识和教材素养融合提升的组织愿景,以及教材体系多元化实施和良序运行的行动愿景。  相似文献   
8.
哲学和美学并举是<庄子>的一大特征,其中"游"的审美理念更是<庄子>思想的终极阐述,是其审美的重中之重.精神要达到"得道"的境界才能合乎内心现世性.庄子通过对有限人生和人世的否定,通过对无限精神自由的追求,提出了"游"的内心现世性."游"则是达到精神自由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庄子寓言文学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子的寓言文学以浅白明畅的形象的言说方式将深邃的哲理加以阐释,所蕴含的丰富的哲思性,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奇特性,以及取材的独创性等,构成了庄子寓言文学的特质,使庄子寓言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寓言文学以浅白明畅的形象的言说方式将深邃的哲理加以阐释,所蕴含的丰富的哲思性,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奇特性,以及取材的独创性等,构成了庄子寓言文学的特质,使庄子寓言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