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科学研究过程的方法更新,是科学进步的强大动力和鲜明标志.研究者倾心于新方法的介绍、引入和试用,亦为势所必然.十多年来,历史学界为寻求史学方法论的突破,研究了多种多样的史学方法,但收效甚微.个中缘由,一言难尽.笔者以为,无论历史研究的花样如何翻新,都不能漠视基本的逻辑方法,而对于那些即将步入或刚刚进入历史研究领域的莘莘学子来说,准确而熟练地掌握它,则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大势为:历史哲学转向,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方法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扩大.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是:与国外史学界的对话与交流频繁;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兴起并走向深化;“现代化”研究变为重大课题;历史现象与规律的探求向多层次发展;历史知识的普及更加多样化.当前中国史学的不足表现为:理论研究热点减少;研究对象琐碎化;选题趋同化、庸俗化;成果过剩化、泡沫化;学风轻浮化;人才培养盲目化.改革方略为:明确目标;立足启点;选准突破口;探索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4.
人类不能没有人文知识;人文学科以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自立于学科之林,并正在日益唤起智者的觉醒;历史学不只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史学方法体系中,人文学科方法踞于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5.
在各级各类《中国古代史》教私书中,当谈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文化措施时,大多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概括汉武帝的统治思想以及汉武帝与百家学说的关系,这是不恰当的,值得商榷.一‘罢百家,独尊儒术”不是汉武帝时K的四号这一概括是后世学者所为,其史料依据来自班固的论资.《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同书《董仲舒传》又称:“及仲舒对策,维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川郡举茂材、孝廉,皆白仲位发之.’何言“皆自仲舒发之’?因为班固认为董仲舒给汉武帝的对策中首倡:“诸不…  相似文献   
6.
7.
新世纪要求史学主体新的修养。其依据是史学主体的基本属性和传统修养理论的精髓。在新修养中,史德包括研究道德、应用道德和积学道德;史识包括外层的唯物史观和内核的史学自身理论;史学包括充分可靠的史料,合理的知识结构,常新的思维方式;史才包括传统的技能与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高校改革中,“专业跟着市场走”,成了颇为时尚的提法。按提出者的定义,高校的“专业跟着市场走”,就是“市场(或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上什么,不需要者就关闭。”这话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他们所说的“市场(或社会)需要”到底指什么?市场(或社会)需要本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短期的、局部的、功利性的、浅表性的需要,也有长远的、整体的、内涵式的、隐性的需要。前者是市场机制大显身手的地方;后者则需要政府强制性干预或高校之类的社会机构产生影响力,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9.
历史系统分析方法曾是80年代初期史学界热烈讨论的课题之一,但一阵风后便悄然无声,不了了之.这不但造成了史学理论研究的遗憾,而且更给史学理论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因为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史学理论教学中不能回避或越过这部分内容.所以在史学理论教学中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并尽可能使之定型化,就成了教学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在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性处理.  相似文献   
10.
章认为,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大势为:历史哲学转向: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方法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扩大。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是:与国外史学界的对话与交流频繁;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兴起并走向深化;“现代化”研究变为重大课题;历史现象与规律的探求向多层次发展;历史知识的普及更加多样化,当前中国史学的不足表现为:理论研究热点减少;研究对象琐碎化;选题趋同化、庸俗化;成果过乘化、泡沫化;学风轻浮化;人才培养盲目化。改革方略为:明确目标,立足启点;选准突破口;探索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