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释能动性     
关于能动性概念的一般含义,哲学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近年来虽有专文论述,可我又不同意作者们的观点。下面谈谈我的意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需要能动性概念能动性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多为activity(俄语为деятельность),释义为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思考生产力标准的时候我想到:生产力既是哲学的即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又是经济学的范畴,那么,生产力标准究竟是个哲学命题,还是经济学的命题呢?或者两个都是的?但在哲学文章中,生产力标准往往自然地就有了历史尺度的涵义,在经济学中却决不会如此.很明显,哲学讲生产力标准,同经济学讲生产力标准,二者只是可以统一,但不同一.我进而认为,这大概是因为生产力这个概念在哲学中和在经济学中,也本来就只是统一而不同一的.这并不奇怪.哲学需要生产力概念,是要用它说明社会历史的动力和发展规律,这  相似文献   
3.
讨论人的本质或人性问题的文章已经够多的了,我今天又来写这个题目,是因为自己觉得有点新意,想发表出来得到批评指正。总的说来,我的意见是这样两点:一,对人进行抽象以得到人的本质规定,既有个抽象出什么来的问题,也有个抽象到怎样程度的问题;在前一问题上有抽象人性论和具体人性论的对立,在后一问题上则有共同人性论和人性有别论的对立。二,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方面去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说:“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对于物质和精神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根本的差异,恩格斯的话是否也适用呢?我以为也是适用的。物质和精神之间也有一个中介,那就是意识。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和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重要原则,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一个正统的、似乎是从唯物主义本性中直接引出来的、因而虽然未加论证却又得到普遍承认的观点,那就是认为意识不能直接引起物质世界的变化。于光远同志很形象地表述了这个观点:“哪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考察价值、人的价值的产生和发展入手界定了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得出结论说,人们会产生怎样的价值观,这决定于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否失去平衡,进而认为我国当前必定是多种人生价值观同时并存而以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为主流和主导。  相似文献   
6.
逻辑教材中的概念定义是个认识论的概念定义,不符合普通逻辑研究概念的角度,因而给普通逻辑的概念论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不符合定义的规则,也与判断和推理定义的角度不一致。如把概念定义为“用语词表达的、主体用以确定思维对象的思维形式”,将克服流行定义的所有缺点,并带来许多方便。  相似文献   
7.
矛盾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范畴,又正是对这个范畴的理解,人们的分歧最多最大,并且最为混乱。我今天来写这个题目,是想贡献这样一个意见:关于矛盾概念,还是毛泽东的《矛盾论》讲得最好,只是我们以前囿于它的个别论点而未能把握它研究矛盾问题的总体思想,所以对它的解说不全面,不深刻,甚至错误。本文就是对《矛盾论》研究矛盾问题的总体思想试加探讨,作为毛泽东诞生100周年的纪念。一、从宇宙观的高度认识矛盾和矛盾的普遍性按说,一部系统论述矛盾问题的专著,是应该首先讨论矛盾的含义和它是否具有普遍性的。但《矛盾论》并不给矛盾概念下定义,也不先讲矛盾的普遍性,而是把这个问题放在讲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  相似文献   
8.
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都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的行动表现出来,即总是以人或人们的社会集团作为其实体承担者的。社会基本矛盾也是如此。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人身承担者是各对立的阶级。但是,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消灭了阶级的、人们根本利益一致了的我国这个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承担者又是谁呢?如果在这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时候和在有些方面也不大适应,那么,代表着生产力发展要求并实际推动着生产力发展的,和代表着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的那部分生产关系,因而实际上成了生产力发展阻力的,各是些什么人或社会集团呢?对于这个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却几乎没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关于矛盾的理论,是为了指导人们更好地解决矛盾。但是,我国哲学界正是对于矛盾解决的问题论述得最少,甚至至今没有给矛盾解决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情况是不大正常的。本文试图从人们解决矛盾的实际出发,就矛盾解决的定义、形式和方法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什么是矛盾的解决什么是矛盾的解决?尽管理论界没有明确的定义,实践却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在广大实际工作者看来,某个矛盾解决了,那个矛盾就不存在了,因此,矛盾的解决就是矛  相似文献   
10.
在思考生产力标准的时候我想到:生产力既是哲学的即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又是经济学的范畴,那么,生产力标准究竟是个哲学命题,还是经济学的命题呢?或者两个都是的?但在哲学文章中,生产力标准往往自然地就有了历史尺度的涵义,在经济学中却决不会如此。很明显,哲学讲生产力标准,同经济学讲生产力标准,二者只是可以统一,但不同一。我进而认为,这大概是因为生产力这个概念在哲学中和在经济学中,也本来就只是统一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