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一八五九年五月一八日,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写道:“您的《济金根》完全是在正路上;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在《高级汉语》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结构、比较等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将自己的肤浅体会整理成这篇小文,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教。结构结构主义作为本世纪人文科学思潮之一,发端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而影响到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艺学等研究领域,成为一种横跨各学科的方法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结构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特殊的语感。它是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语言表现力与感染力的结合,是语言民族特征的集中体现,是语言受民族文化影响的历史积淀。显然,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其特有的语感。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必须研究汉语语感,必须重视汉语语感训练。本文拟从声调、意象和流水性三方面探讨汉语语感,希望于对外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因写于巴黎,世人亦称之为《巴黎手稿》。虽然该书不是美学专著,却一直为美学研究者所重视。这是由于马克思将人类的审美意识同他们的社会生产活动联系起来,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虽然没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却依然存在着可比性。文学的可比性是建立在作品的共相性基础上的。这两部作品的共相性,从根本说来,在于它们都是世情小说一类。关于世情小说,鲁迅先生有过很精辟的概括:“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亦或谓之‘世情书’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可以说,《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是一样儿女悲欢事,中英两本世情书。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