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五册第57—58页例3、例4及练习三第1—5题。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基础上,教学把除数个位上的数用“四舍”法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两位数除法,它比试商时要“五入”的容易一些。用这种方法试商,分为不需要调商和需要调商两种情况。由于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除数变小了,商容易偏大。教学中要着重教给学生调整的方法。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2.
下面谈谈对新编人教版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想.一、高疑激趣,忆旧引新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借助操作和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分数的意义”时,首先应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有位老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这样引人:小明告诉我一件事,那天他爷爷过生日,全家人分吃蛋糕,爷爷吃了蛋糕的一半,小明吃了蛋糕的一半的一半.(出示分后的蛋糕图)你们觉得小明说得怎样?(太哆嗦)你能不能用所学知识说一说一家人各吃了多少蛋糕?要求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这样把教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接着教师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简易方程》的教学重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人教版)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对原通用教材作了较大的调整.一是增加了应用形如 ax±bx=c的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样不仅扩大了用方程解整、小数应用题的范围,而且有助于使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主要是逆思考的)化难为易.二是注意突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规律,即如何找题里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以利于分清方程和算术解法在解题思路上的不同.三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方法解题,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教材是在前面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既有几何初步知识,又有量的计量知识。从几何的角度看,从直线(属一维空间)到平面(属二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从量的角度看,长度可用长度单位直接计量,而面积则要进行间接计量,学生对这两者容易混淆。因此,形成面积、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两步计算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只是隐藏了第一个题里要解答的问题(中间问题),解答它的关键在于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为了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能够比较顺利地突破这一关键,人教社编写的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在教学简单应用题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各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具备初步的分析、推理、断括等思维能力外,还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中间问题、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等进行了孕伏。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进行铺垫和准备。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口算、珠算和笔算加、减法,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材编排与原通用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多种计算方法相互配合。教材一方面根据各种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其计算范围作了不同的处理。如在笔算方面,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其用途相对趋于削弱,因而笔算加、减法只扩展到五位数。教材另一方面注意各种计算方法的合理安排,以收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效果。如在笔算加、减法之前出现珠算,通过直观和动手拨珠,加深对数位、对位、进位、退位的理解,为教学笔算做好准备。这样让学生掌握多种计算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计算能力,便于较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计算问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