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有助于强化统治的社会传统或迟或早都会被法律固定下来,使其呈现有规则、有秩序的形态。先秦时期遗留下来的劝课农桑也是这样,那种在西汉之世被当作先王遗迹而追踪,在实践中注重“奖劝”,强调“优恤”的作法,在后世已表现得相当模糊。相反,从政令上、措施上都加强对劳动者的控制与支配力量,却成为劝课农桑活动的基本特点。这种变化在魏晋南北朝以迄隋唐的中古时期似乎尤为突出。其目的在于抑制劳动力的流失,减少土地的荒芜,求得农桑生产的平衡发展。当然,这与这段历史中很长时期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以及社会生产的不足有密切关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便是封建史家也有觉察。如《册府元龟》的作者指出:“孙刘裂壤,南北更改,以迄于朱梁,或劝课纤细,形于诏令,或优恤深笃,著于条禁。”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统治者强化推行劝课农桑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对西晋课田的有关问题,在史学界已争论有日。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有两种,一是税制说,一是田制说。诚然,两说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仔细剖析史籍的有关记载,联系魏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呈现的特殊性,便会发现两说都有一些可疑之处。首先,《晋书·食货志》所载“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之语压根未涉及税额,于是又有人说它是劳役地租。可见,即使在晋代,这样的“税制”执行起来也会给统治者增添许多麻烦,因为它太费解了。幸而唐人辑《初学记》,给今人留下《晋故事》一则,十分清楚地写道:“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既有赋税形式,又有税额,而且将“课田”与“收租”显然视为两个不同概念。见到这段记载,再持课田税制说就越发显得牵强。其次,从《晋书》的文字看,课田的对象是丁与次丁,即十三岁至六十五岁的那部分劳动人口。在封建隶属关系十分严格的魏晋时期,这部分人口也是国家地主与私家地主激烈争夺的对象。而且,西晋统一全国之前,在编人口总共五百多万,确实不过汉时一大郡,丁及次丁充其量占到半数。在土广民稀的经济条件下,政府仅作出将土地分配给占全部  相似文献   
3.
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五凉时期,羌族以其在河西民族中的主体优势、较高的政治地位、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民族部种的繁盛及人口的众多,使活动于河西的其他民族,包括居统治地位的民族,其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都逐渐趋近于羌化,从而形成了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如魏晋时期活动于河酉地区的两支匈奴部族赀虏、卢水胡的羌化过程便是典型。这种羌化趋势也即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呈现出河西地域多元一体化的民族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北齐食干制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认为,北齐的"食干"是指私有化了的吏杂户向主人提供代役性的钱财绢帛,以作为官吏俸禄的补充.本文对此持有异议并从另一角度对干的身份、来源以及代役绢的输纳标准进行探讨.指出北朝时,干的身份并非吏杂户,而是一般的编户齐民,东魏到北齐,食干者所食的干是受政府敕准,由应付力役的编户所交纳的代役钱.干禄制的本质是高氏政权在削减了爵役制后采取的一种奖赏性手段,其目的在于笼络官吏,巩固自身统治.另外,干禄制的实施减轻了国家对均田户的人身束缚,促进了人口增长,且对隋唐"庸"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秦汉封建统一国家的出现与汉民族文化圈的扩展,带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从西汉中期开始至西晋灭亡后一段时期,河西作为古代经济区之一,走过了它的形成、曲折发展和初步繁荣的早期变迁道路。其所蕴蓄的潜力及可以发挥的作用、影响也得以初步显示。这些历史现象引起过研究者们广泛的注意与兴趣,而今天仍存在着探讨的余地。一西汉中后期一个半世纪,古代河西经济区在逐步形成。“河西斗绝,在羌胡中”。汉代人所持的这种认识,从地理环境及民族构成上说明开发河西的难度。所以,说汉武帝创造出一个“凿空”之举言无不当。因为此举所表现的历史成就不仅是驱逐了匈奴在河西的势力,而且是先进的经济文化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的征服。西汉前期,匈奴驱逐月氏、乌孙、羌人势力并攫夺了“水草丰盛,冬温夏凉,宜于畜  相似文献   
6.
河西鲜卑是公元三世纪出现在河西走廊的一个鲜卑部落联盟,秃发部是它的核心。本文《上篇》曾对秃发部徙入河西的时间,它得姓之由,它早期进行的反晋活动的性质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此文为《下篇》,主要就秃发部的社会政治生活,如它与其他鲜卑部落的关系,它所处的社会形态,它的没落等问题,作一些论述。一、关于秃发部与陇西鲜卑乞伏部的关系魏晋之间,秃发部介入河西社会生活之际,河西及陇西、陇右,还活动着许多支鲜卑。河西,有乙弗、折掘、麦田、叠掘、车盖、意云诸部;陇西和陇右,则有乞伏、鹿结、吐赖、尉迟、越质、豆留、休官、莫侯  相似文献   
7.
著姓,或曰右姓、大姓,是汉魏封建社会中一个特殊阶层。北朝时按分布与地望分列出郡姓、吴姓、虏姓三大体系。其间,似未包括名扬天下的另一个著姓群,即河西著姓群。河西著姓又被称为“西土著姓”。其主体是凉州域内的高门世族,汉、魏、晋、凉时期,这样的家族略见于史传者不下十数个,在长达二、三百年的时间内,这个社会群曾有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活动。特别是在“五凉”时期,因着特定历史条件所提供的机遇,其社会能量  相似文献   
8.
前凉,是西晋亡国之际由汉族地主张氏在河西建立起来的封建割据政权。它以今甘肃武威为其政治中心,极盛时的疆域“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奄有今天甘肃、新疆大部,青海和宁夏的一部。它自奠基到灭亡历九主,首尾七十六年(公元301—376年),是十六国中享国最久、历世最长的政权。在当时广大中原地区战乱频繁,而匈奴、羯、氐等少数民族贵族的统治迭兴迭亡,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它统治的区域却保持着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呈现出“世既绵远,国亦完富”的小康局面,从而对两汉以后河西地区的再开发,以及对后来的历史都留下了重要的影响。搞清前凉政权的兴衰与有关问题,对于两晋十六国时期历史的研究,对于说明这一时期西北地区对我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建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隋唐以前,见诸史册的少数民族不一二数,论其影响之大,当首数鲜卑拓跋部。作为汉魏之间入塞最晚的、文化最落后的一个部族,它在不长的时期内步入社会文明的门槛,同时对中国北方地区实行了成功的统治,这中间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分析拓跋部在塞上及中原活动的史实,从中看取他们对待中原传统的敏感性,研究他们趋向、吸收、揉合、利用汉族文化以及政治经验的积极态度,很清楚地反映出一点,拓跋部  相似文献   
10.
经济环境与均田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田制是古代一项名制度。史界对它研究由来已久。但研究的重点多放在均田制所包括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办法、均田制和租调、徭役制的关系等方面,至于其管理功能前后的变化谈论甚少。实际上,经济环境的变化才是均田制产生和变化的决定性条件,把均田制置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基点上,通过对其管理功能的动态性考察,才能揭示其制度实质,弥补史界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