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日汉“顔/脸”的惯用语的引申义。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词义转移都是基于隐喻、转喻以及建立在转喻基础上的隐喻来实现的。认知语义在转义时的一致性表现为4个方面,非一致性表现为7个方面。任何语言的背后都隐藏着由来和历史、语言的特征。在反映文化的个性的同时,文化的原因又对语言起着制约和限定的作用。由于所居环境、生活行为方式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千差万别,直接形成了各民族惯用语的不同特色。日汉“顔/脸”惯用语的隐喻、转喻的探索研究,将有利于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词语的比较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于词语本身的"意义""语法"的分析说明方面,词语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状况的考察尚未引起重视。并且由于大多研究使用的是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尚有探讨余地。本研究从词语搭配视角,以日语中的汉字词语——"原因"和"理由"为例,基于『現代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1]语料库,分析了它们分别与"名詞"、"动词"以及其他语词的搭配特征,考察"原因""理由"的比较方法,并基于分析结果,提案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视域下比较研究名词的雏形,以期继续利用语料库,探讨名词以外的制约词汇语义及使用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日本《NLB》语料库考察表示“盖”动作的日语“被せる”“塞ぐ”“かける”“覆う”动词的搭配异同,主要通过搭配词的共现频数、MI值、LD系数的数据分析,概括它们与前接名词的典型搭配特点,考察了区别这4个动词的方法。词语搭配研究结果有助于词语多义比较,词典的编撰,外语教学。特别是通过词语搭配研究可以将本族语使用者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体现在外语课堂,教材开发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的关于词语搭配运用情况的数据,将对日语教学与研究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汉语和日语里,"鬼"这个字的写法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读音不同。而且有关"鬼"的词在汉语和日语里都多用其比喻义,很少使用"鬼"的本义。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认知视角对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特别是隐喻用法加以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汉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比日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多。尤其是表示"讨厌"的贬义用法多。汉语里有强烈的否定意义的用法,而日语则没有。另外,汉语"鬼"的词缀贬义用法比日语丰富得多,更有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考虑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准确地理解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从而避免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误译、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日剧来考察终助词"ね"的汉译情况,归纳整理出其与汉语的语气助词的对应关系,以期为终助词的习得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