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我们注意这样一个现象:前几年颇为流行的《望星空》、《血染的风采》等一批军旅抒情歌曲,仿佛在一个晚上,在乐坛、在街头巷里突然销声匿迹了。而《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等所谓的“西北风”歌曲却随后席卷而来,立即风靡全国。但是,它们也好景不长,没多久,“西北风”热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学是以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以语文教育目标为轴心概念,抓住语文教育目标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这一语文教育整体活动最根本的矛盾,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建设语文教育学的必要性以及其理论框架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心理的屏幕上,侧重观照考察了电视受众的诸种接受现象,深入探讨了电视受众的接受心理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了电视受众独特的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喜欢点音乐。随着录音机、电唱机等音响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在家里,在自己居室里,随时播放唱片或磁带,随意欣赏音乐。电视台的专门音乐节目里,人们也可以欣赏到自己喜欢的曲目。但是,尽管如此,当某个著名的歌唱家或演奏家光临本地。举行“音  相似文献   
5.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劳动技术教育,是培育学生具有现代工农业生产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教育活动。它们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  相似文献   
6.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好奇心与日俱增,而满足人们好奇心的方式手段也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最典型的是读,读一些印刷物,如字、图画;或是听,听别人讲述和电台广播。近几十年来,电视以惊人的速度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领域。它的时效性、信息密集性、使用便利性,使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满足认知欲最便利,最高效的手段之一。古人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古代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由于电视的普及,已经实现了。“看电视也是读书”成了电视观众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电视台的节目安排,16:00少儿节目,19:00新闻联播,20:00以后电视剧或专题节目。这种节目的合理性因为与人们生理规律(生物钟)取得一  相似文献   
8.
一位苏联的新闻记者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她建议1600名高中生写一篇作文,题目是《给电视里的心爱的主人公一封信》。这类实验以前在电影和小说领域里也曾做过,当时学生们是把信写给保尔·柯察金、牛虻等文学、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但是,当这项实验用于电视领域时,除少数几封信外,绝大多数是写给电视剧中扮演主人公的演员,写给扮演角色的实在的人。  相似文献   
9.
经纪人公关活动概述 在商业竞争中能否有效地进行公关活动是决定商业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 经纪人由其职业性质决定了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关能力。经纪人并不占有商品,经纪人所拥有的唯一资源就是信息,而公关活动则是其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激烈的经纪业竞争中谁拥有信息,谁争取了更多的公众理解和支持,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力图在接受美学,特别是伊瑟尔阅读现象学的理论背景下,关注和探讨文学接受理论在心理学意义上的站立。文章多方面地阐明了文学语言符号本身具有向意象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性,然后研究了文学语言符号向意象转化的心理轨迹,说明了文学鉴赏意象是在读者阅读的时间流中构成的,其建构活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意象再造与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