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景贤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蒙古族戏剧作家,他的《西游记》写唐僧取经故事,对小说《西游记》影响巨大,在取经故事的演变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受到当时统治者宗教观念的影响,杂剧中表现了对宗教的实用主义倾向,佛道二教也可以相互交融,但作为关注现实与民生的作家,杨景贤在《西游记》中也对宗教作了嘲讽。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的尺牍,明人沈际飞认为可以压倒流辈。但因“临川四梦”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其尺牍很少有读者问津。汤显祖的尺牍中很少问讯寒暄、达情修好的篇章,更多的作品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不念个人得失的精神境界,关心民瘼、为民请命的仁爱思想;刚正严明、不畏强暴的浩然正气,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所具有的值得称道的儒家风范。  相似文献   
3.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思念故乡,便筑台登高遥望中原方向,后人称为李陵"望乡台"。李陵台位于元上都附近,是承载元代多民族诗人复杂情感的载体。元代诗人借咏李陵台,表现李陵的乡关之思,表达自己对汉朝统治者刻薄寡恩的批判,以及对李陵、司马迁遭遇的同情,也表现诗人对民族气节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文学地理学融合了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但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的特殊形式,上都扈从诗所开掘的"地理空间"、所创设的"地理意象"及采用的"地理抒情"策略都使之具有内在的地理学属性。这既与传统的边塞题材作品有一致之处,同时也是元代上都扈从诗的独特特色。  相似文献   
5.
杨景贤是元末明初蒙古族戏曲家,他传世的作品主要有杂剧<西游记>、<刘行首>和八支散曲.关于他的作品,<录鬼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出人头地",本文主要论其散曲,虽数量不多,但笔者认为这些作品在思想内容与艺术上与当时散曲名家相比亦不惶多让.  相似文献   
6.
《再生缘》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追求个人价值的孟丽君和追求婚姻幸福的苏映雪对立统一、并协互补,都是作者陈端生的影子。自寓一己,在作品中离而为二,壮志如同孟丽君,至情当如苏映雪,体现了她对传统女性价值的叛逆与复归。  相似文献   
7.
"胡仁乌力格尔"也就是蒙语说书,其最初演唱底本主要来源于明清小说。胡仁乌力格尔是对明清小说的传播,其传播形式多样、传播内容丰富,传播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使胡仁乌力格尔这种艺术形式成为蒙汉文化交融的典型例证,展现了蒙汉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相似文献   
8.
柏葰是道咸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也是志意高迈、文名卓著的蒙古族诗人。有清一代,他是因科场案被杀的官职最高者。柏葰诗作主要保存在他的《薜菻吟馆钞存》中,留存有七百多首。其习唐而成的沉雄文风影响后代。对柏葰及孙崇彝现存诗作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蒙古族文学家族的诗歌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9.
2011年7月26—28日,由中国陶渊明研究会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2011陶渊明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召开,共有来自海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树新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汉语系系主任、著名陶渊明研究专家高建新教授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0.
小说《西游记》是以"灵根孕育"始,而以"五圣成真"终,五圣之中,最沉默、最不可或缺的是龙马。龙马的形象和功能要到杂剧《西游记》中,才确定下来。汉民族的马文学中有其意象原型,与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对骏马的描写又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杨景贤在蒙汉马文学的共同影响下,创作出了龙马的形象和故事。最终使马由一个不被重视的脚力,变为取经途中的"五圣"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