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媒介文化的迅速发展与变革,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只有深入研究新媒介文化的特点,多方位立体思考,才能有针对性地拓展和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利用SWOT分析法,研究新媒介文化下就业指导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课程建设科学化、教育工作者掌握新媒介技术、利用数字化特征提高传达效率、就业网络平台、手机平台应用建设等方面,提出有效融合新媒介文化优势下的就业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考改革路线图倒逼高校优化专业,大学生对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需求愈发强烈,研究从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入手,依据机制运行的要素和运行原理,加强就业指导实效性,通过秉承"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服务理念,把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全过程,让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服务,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开展实践探索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率得以提高,就业质量显著改善,企业对毕业生的整体印象得到有效提升,就业工作科学化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解读,结合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化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分析出新媒介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有效契合点,并把新媒介文化的影响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运行过程中研究,在接受机制的动态运行过程中,重点总结每个阶段对运用新媒介文化提出的具体要求,根本目的是为提高高校教育效果的实效性和教育接受的有效性服务,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以数据的形式重塑人和社会,核心在于预测.在高校传媒阵地建设中,利用新兴传媒技术与方法掌控媒介话语权尤为关键.在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树立媒介话语权来控制大数据思维,完善大数据管理机制,提升运用社会化媒体的能力;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合理设置议题,避免媒介失语;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做高校网络舆情控制的积极参与者、模范践行者,以此树立高校在处理和掌控网络舆情媒介话语权方面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