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人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解读文本也有着很深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一、选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由我负责的一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早在两年前,我就对多元智能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觉得这一理论与我国目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是那样的不谋而合。当时,我正准备申报一项市级  相似文献   
3.
校本培训工作是一所学校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如何切实将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主题式项目制”是一种最佳的培训方式。所谓“主题式项目制”就是要求学校从实际出发,依据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困惑,确定培训主题,制定具体方案,在一定的时间内开展活动,一般周期为一年。  相似文献   
4.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哪些事例,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一、小组合作,理清层次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三个方法,然后结合这一内容出示以下两道小组学习题: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并理解意思。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些事例。让学生由四人小组齐读课文,合作解疑。当学生很快找出中心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我跟母…  相似文献   
5.
6.
问题贯穿于课题研究过程的始终,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的欲望和动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课题研究其实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在此过程中研究者是否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对研究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意识是指研究者自觉地对问题从发现、分析到解决整个过程中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它不仅是研究工作内在的驱动力,而且更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培育。下面以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价值引领下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研究》(下称《文本解读研究》)为例,按“疑问→追问→试问→反问”的流程来探讨课题研究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州市月湖小学从构建"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挖掘"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开展"适合学情"的学习方式、开展"研行一体"的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路径,为学生提升素养、全面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感悟”一词,并特别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很多老师在课文结束时都爱问:“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的确,设计这样的环节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甚至能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但老师如果引领不当或者老师对学生的问题束手无策,反而适得其反:下面先引用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一次讲座中谈到的两位教师同讲古诗《江雪》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