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区教育如何统筹全社会的资源、形成教育供给的倍增效应是自身创新发展的重点努力方向。文章在上述理念指引下,赋予馆校合作新的内涵,将社区教育体系与博物馆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积极尝试。通过伙伴愿景、伙伴赋能和伙伴行动,进一步将馆校合作的各项驱动力激发出来,有助于形成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路亚北 《收藏》2017,(9):149-151
从部族的祭器、贵族的专用品到文人雅士的玩赏之物,再到平民百姓的日用杂物,漆器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漆、发明漆器、创造漆艺术,并使之传延到全世界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记载漆器的文献为《韩非子·十过》。  相似文献   
3.
面对高职思政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探索地方博物馆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并利用其丰富的资源扩大思政教育体系、专业的人员构成优化思政教育队伍、独特的场馆条件升级思政教育方法.但是,受当前博物馆对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认知度不够、高职院校协同社会实践资源的系统性不足、大学生对博物馆社教功能的知晓率不高等问题所限,博物馆与高职院校融合开展思政教育的成效尚不明显.对此,建议完善以实境课堂为载体的教育平台,引领以志愿者为核心的教育对象,开发以教师、教材、教法为重点的教学资源,以促进博物馆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和高校都具有传播文化、传递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责任。两者以校园文化为媒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互借力,共同推进,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共同努力。因此,研究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作为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人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思辨能力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常州博物馆青少年观众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博物馆提供的教育功能与青少年的学习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探索博物馆如何进一步发挥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