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全文寓情于景、语言优美、格调深沉而又不乏清新,充满着诗情画意,使人沉醉于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香月色之中,久久不愿离去……产生如此艺术效果,除了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内心感受之外,文中多达17处的比喻更是锦上添花,为文章增色不少。细细品味,这些比喻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点,是孔子为文学艺术确立的审美标准.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深深地嵌入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艺术美学.中国艺术以"意境"、"传神"等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实质上就是追求审美的和谐境界,与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因此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在理解与感受的同时,还不能不对诗词的思想和艺术作出评价,而这就又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文艺理论,还要了解作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背景等等,把这些知识同赏析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金开诚《漫谈“想诗”》)。这说明鉴赏古诗词必须同作者本人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古诗文的欣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