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辩证思维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方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注意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不能忽视自然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又不能抹煞人对自然的改造和人的能动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既要看到个人与社会的斗争性,又要看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既要强调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又要强调社会对个体的依赖性;既要认识到社会对个人的促进作用,又要认识到社会对个人的制约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对推动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当今社会的变革具有深远意义。一、转折之际的思想准备任何~次伟大变革的完成,都必然有深刻的思想准备。事实上,改革开放的“转折并不是一下完成的”,在1978-leqg年,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内的四次会议对转折的完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或者可以说是一个以三中全会为中心的会议群共同促成了转折的完成。每次会议都承载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一片对8年7月6日至9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粉碎“四人帮”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被重新提了出来。然而深受极“…  相似文献   
3.
消费社会的悖论及其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社会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使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其自身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悖论,主要表现在使用价值与消费价值的悖论、客观性价值与主观性价值的悖论、目的和手段的悖论、物质丰盛与精神匮乏的悖论、真实与虚拟的悖论、节俭与奢侈的悖论等。由于上述悖论的存在,必然导致一系列的危机,认真的梳理及合理的批判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叶,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变革就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或称之为生态觉悟。这种生态觉悟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命运给予关注。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一开始就蕴含着极其深刻而普遍的哲学意义,尤其是在伦理学领域的深刻变革,产生了生态伦理学这一理论成果。生态伦理学试图用伦理信念调节和约束人类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生态伦理学坚持"生态本位"的伦理学方法,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哲学基础,以"生态合理性"为核心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标准,建构和确证伦理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伦理与经济生态、伦理与社会生态、伦理与文化生态的建构,去确证当代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实现伦理生态的辩证复归。生态伦理是当代伦理精神的价值诉求,则成为生态伦理精神能否成为化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把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就要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公有制。实际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应有含义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质和量的统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判断标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与多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列宁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新经济政策,探索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成功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理解和贯彻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基础之一。因此,深入理解与把握列宁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二者的成功经验,对于研究与创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极富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成功地实现了转型,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人的主体性发挥奠定了基础,有效地促进了人的主体性建设。针对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单纯地追求GDP的倾向,新一代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人的主体性的提升。当前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又为人的主体性提升提供了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的创立,对于认识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它以强调反映的实践性和社会历史性为特征.彻底地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内在地蕴含着对认识来源、认识发展动力、认识的主体性、认识的真理性等认识论问题的科学解答。它通过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对交往活动的论述、对精神生产的论述、对意识形态的论述等.揭示和强调的认识的社会性本质,为认识论研究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目标旨在使学生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和丰富性,正确地体认生命的可贵,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目的。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丰富,包含死亡教育、健康教育、品格教育、个性化教育、环境教育、生计教育、挫折教育等多方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国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要借鉴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完善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扩大生命教育实施主体的力量等出发,推动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知识(教学内容)是认识的客体,教师则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和桥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