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态、衣饰等的描绘。把握肖像描写是我们透视人物性格,领会作品主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进过人触的服饰、装扮及道具描写体现人物身份,反映时代背景。何L乙己》中有这样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句话概括地点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和地位。《阿Q正传》中阿Q头上的破毡帽、假洋鬼子的文明根,其作用如出一辙。《药》里面: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清楚。这里的‘号白圆圈”是清代士兵穿的号衣,故事背景不言自明。二、进过人物客用的描绘揭示人物性…  相似文献   
3.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幼儿园经常使用的传统教材,故事情节突出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从思维角度看,司马光“砸缸”救人,还在于他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方法,即不是让人离开水,而是让水离开人。因此,在使用这一教材的过程中,除了机智、勇敢地救人之外,还可进一步挖掘该教材发展思维能力的潜在价值。如果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巧妙发问,“司马光不砸缸能救出孩子吗?”那么,孩子的想象力是令人惊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信,请看:  相似文献   
4.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或把甲事物易化成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重点在拟,形象直接,能把无生命或有生命的事物写得更加鲜活、更有感情、更现本质,使语言因此而产生韵味、迭宕有致;使内容因此而蕴藉深长,耐人寻味。运用比拟,要善于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合理想象,大胆创造。下面试从构成上作些品析。一、在类比联想基础上形成的比拟。如: ①接着就飞出了八岁的宏儿。②蓝色的火焰舔着锅底。①中的“飞”是模拟禽类比人,②中的“舔”是模拟哺乳类比物,两者都紧扣相拟点,拟得贴切形象、生动活泼。若分别换成“跑”和“烧”字,则文采顿失,韵味全  相似文献   
5.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鼓舞下,怀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踏遍中国,到处宣传,投身于反侵略的伟大斗争。他目睹了祖国的穷困和危殆,深切地理解民族的灾难和希望,从国统区奔赴抗日民主根据地,用他那如椽大笔,热  相似文献   
6.
7.
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的短语常常会产生歧义。语义上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短语叫做歧义短语(或多义短语)。消除歧义(简称“除歧”)的方法是多样的,但必须首先弄清造成歧义的原因。根据歧义产生的原因来划分,歧义短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一词多义而造成的歧义短语。如:(1)向华北东北调拨粮食  相似文献   
8.
9.
10.
怎样写景     
[文题解析]山河草木、日月星辰、旷郊原野、沙石瓦砾,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自然景观可谓千姿百态,瑰琦壮观。无论何种自然景观写成记叙文,只要有主观认识的参入,任何人都会触景生情,产生特定的情感,而一旦赋于某种情感,就势必要上升到理性高度,即将抒情主体的感情融于某种道理之中。因此,写好自然景观的记叙文,关键是做到使景、情、理有机和谐的统一。[写作误区]如果景、情、理处理不当,常常会陷入如下误区:1.作者抒发的感情不是“融入”式,而是“附加”式,景是景,情是情,油水分开,物我不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