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辛辰 《江苏教育》2007,(14):116-117
家常课是什么?它就是常态下的课堂,是课表里安排的教师与学生都必须经历的每一节课。 家常课课堂教学的低效带给学生的是课后时间被大量占用,作业如山,机械练习;带给教师的是忙于批改,苦于补差,没有时间研究课堂教学。因此,减负提质,必须要从课堂开始。抓住了家常课就能在教学管理中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就能在教学管理中返璞归真,以简驭繁。  相似文献   
2.
回归课堂,研究课堂,建设课堂文化一直是我们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关注的焦点。2006年,我们就以上好“家常课”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改革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当下学校德育育人无力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文化缺失是失衡的根本原因。所以,要在德育中实施文化探寻,用文化医治文化危机。文化润德这一德育模式是基于学校已有的文化传统,有意识地构建立体多元且主题鲜明的学校文化,充分利用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发挥文化引发、认同、固化及传承的作用,使德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从而达成文化润德文化化人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5.
进入课改已经4年了。作为一所省实验小学的校长,一方面笔者感觉到教师对课改已经不再陌生,但另一方面也感觉到理论与实践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深化课改、提升学校内涵?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正视以下几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辛辰 《中国德育》2013,(24):54-55
“正则”两字,源于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名。1912年,吕凤子先生创办正则学校,并解读为“正则者,品行端正,思想纯正,为人诚正,处事公正”。正则教育是“依正求则”“求正合则”的教育。学校继承正则文化传统,在正则教育的理念指导下,通过以礼立人的特色项目和文化德育的校本课题研究,在立体建构中育人,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了全面育人的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7.
【正】首都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坚持"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为维护首都政治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的宗旨定位,在适应中探索,在反思中改进,在创新中发展,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维护了首都高校的持续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9.
回归课堂,研究课堂,建设课堂文化一直是我们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关注的焦点。2006年,我们就以上好家常课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改革的实效,提出了关注家常课,让课堂成为师生精  相似文献   
10.
赵辛辰 《江苏教育》2008,(10):57-59
师爱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总称,它包括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