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婧文 《大学生》2016,(Z2):104-105
罗彻斯特市位于纽约上州,距加拿大只有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说起罗城的四季,春秋转瞬即逝,夏季清新凉爽。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大大小小的暴风雪是隆冬腊月里的家常便饭,雪铲雪撬也是每家每户清晨除雪的必备工具。罗彻斯特大学地处市区西南,自然也逃脱不了冰天雪地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边婧文 《大学生》2014,(10):56-57
正李毅鹏(左二),新加坡人,上海求学十年,现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程元(左三),新西兰人,北京生活十年,现在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大三学生。2013年9月,这两个外籍学生成立"鸣"团队,这是一支年轻的活动策划推广团队,专为年轻人策划主题活动和小型演唱会,致力于传播青年人的声音,打造京城青年人的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3.
白斩鸡     
正鉴于煎炸爆炒的烹饪方式过于激烈也不够健康,在苦思冥想良久之后,我决定做一道独具南方特色的冷盘——白斩鸡。与炸鸡和焖鸡不同,白斩鸡并无漫溢在空中的孜然粉和辣椒粉的香气,也无焖锅缝隙间飘出的阵阵菌菇的沁香,但却是一道原汁原味的可口小菜,饭前浅尝最有味道。"啊?你要做白斩鸡哦?要选活的农家鸡晓得伐?不用太肥但是分量要足……"母亲兴冲冲地说起做白斩鸡的各种细节。母亲也是个食客,在吃食方面毫不吝啬,而且还喜欢钻研各地美  相似文献   
4.
边婧文 《大学生》2013,(8):46-47
正大学生活真是充满了新鲜、趣味和冒险!抢课抢不到?上课忘时间?电影在线耗流量?这些困扰着一群又一群大学生的生活琐事,让一些校园大牛们突发灵感,进行了一系列发明创造。创造一:抢课神器嵇昆辛苦七天,终于开发出一款"抢课神器",不仅能抢到所有高校的选修课,还附带了抢火车票的功能。高校学期初的选课,一直以来都是各路英雄豪杰的必争之地。为了抢到心仪的课程,各位学子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大清早爬起床守在校园网前虎视眈眈的,有埋头  相似文献   
5.
到底有没有一辈子的好工作?好工作有标准吗主持人: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讨论一下有关好工作的话题。前一段时间,摩托罗拉全球裁员,达到了4000人。对于这样一份好工作的概念,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轰塌了。五年前,大家如果听说谁在摩托罗拉工作的话,会觉得这工作特好,高薪又是在外企。但是在今天,包括在摩托罗拉工作的人自己也不会想到他们会被裁。所以我们大家心目中的好工作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的好工作,明天还是不是好工作?行业要领先边婧文:我对电子商务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觉得能去京东这样的单位上班其实还行。像主持人说的摩托罗拉,它是手机行业,这个行  相似文献   
6.
朴添勤  边婧文 《大学生》2012,(20):24-25
为推动城市建设更加清洁环保,让首都人民更加安康幸福,北京正在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方向迈进。由此带来的科技创新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如果你留意一下,你会发现你身边也许就会有同学在进行科研创新。  相似文献   
7.
陈梦真  边婧文 《大学生》2012,(Z4):100-101
2012年6月,将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健儿们正蓄势待发,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也按捺不住对奥运的热情,开始了一场模拟奥委会的活动。"冠军之路"上的灵感一次在体大著名的"冠军之路"上,我结识了潘思扬,她对模拟联合国充满热情,饶有兴致地谈起今年寒假去哈佛模联开会的各种经历,这瞬间勾起了我对高中时期参与模联活动的美好回忆,于是模联成了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谈着谈着,我们开始畅想在体育大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高校的每个院系甚至每个专业,每年都会出现几个同学争夺奖学金的小冲突,有些甚至丑陋得如同闹剧,让圈外的同学们看尽了笑话。尽管曾经为了荣誉杀了个你死我活,但到了面对分离的毕业聚餐上,看着大屏幕上的照片,那种和"敌人"分离的感觉有时甚至超过了和朋友分别的不舍。因为那些对手曾经让自己真实地上过心。只有那个对手才是眼睁睁看着自己成长、蜕变,抛去一身稚气成为一个能到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人。这样一段段大学里有关奖学金的争夺大概只能用相杀相爱来形容吧。  相似文献   
9.
边婧文 《大学生》2013,(15):80-81
简单地说.团队的整体思路是.雇专人在社区定时定点回收宠物粪便.并教会工作人员利用发酵剂把它们加工成为有机肥产品.最终以市场售卖的方式将所得反馈给居民.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0.
边婧文 《大学生》2013,(3):136-137
巧开店巧走红 吴桔吉喜欢用”巧”这个字来形容当时与罗杰、金雪涛共同创办餐厅的经历。相识于网络群聊.三人不约而同都是美食爱好者.在一次次活动中相互熟悉起来。当时正值《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各大媒体也纷纷因美食节目而走红.于是三人顺应中华美食浩浩汤汤不可逆的潮流提出创办一家创意餐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