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容闳作为近代中国的求索者,他的救国理想涉及到了经济、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并走过了一个由困惑—升华—持续的过程。洋务运动时期正是他救国理想的升华阶段。  相似文献   
2.
新政时期,清政府在教育变革继续推行"寓教于内"与"寓教于外"两种人才培养途径.进一步放弃了对传统官方学校教育的依赖,新式学堂教育相对成型.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教育,留学教育相对发展.这两种人才培养途径有力地促进了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3.
对曾国藩的品评,正如同他所置身的那个时代,是各种矛盾异常激烈碰撞的结合体。本文尝试着从践行政治理念,创建湘军这一层面来透视对曾国藩的定格。  相似文献   
4.
容闳作为一个要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求索者,他的救国理想是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的青春理想同社会革新的西方紧紧相连,他的人生支点与命运多舛的祖国深深相印.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在于要建设一支精干、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面对新形势的挑战,要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认真分析现实问题存在的症结,以科学发展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晚清政府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走上了一条以西方为参照系,通过学习西方来不断地调试封建社会的近代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关注晚清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缘由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