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诗性"具深浅两层涵义:浅层指艺术作品的抒情性、形象性、节奏性;深层则指的是文章之魂,是作品的精神底蕴,一种含有诗化哲学意味的整体气氛。在"匕首投枪"的外貌下,鲁迅杂文实则包藏的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一种深层的诗性,即"诗性品格"。它是由浓烈的诗性精神、诗性情感与发达的诗性思维共同熔铸而成的。独立不倚、大爱无伪、天马行空是鲁迅杂文的诗性精神的最主要的3个方面;而诗性情感和诗性思维,则是鲁迅杂文诗性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
鲁迅取法果戈里,不独体现在“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上,还体现在以讽刺为主的诸多艺术技巧上。甚至说,鲁迅对果戈里讽刺艺术的借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鲁迅取法果戈里的精髓所在。这种讽刺精神不仅照亮了他的小说,还散射到了他的杂文、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3.
4.
透视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小说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与田园牧歌不相协调的忧郁的底调和一些与人性美不相协调的悲凉的色彩和浓重的悲剧意识。本文紧紧抓住这一切入点,力图发掘这种悲剧意识与作家的人生经历的内在联系,探讨其故事内部精神的“失衡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透视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小说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与田园牧歌不相协调的忧郁的底调和一些与人性美不相协调的色彩和浓重的悲剧意识。本文紧紧抓住这一切入点,力图发掘这种悲剧意识与作家的人生经历的内在联系,探讨其内部精神的“失衡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献策,提出在高校率先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想法,并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方案作一番探讨,以望引起学界同仁的深入探讨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切实重视,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7.
运用意象学说分析了“象”是鲁迅杂文中“意象”生成的客观基础和现象来源,历史典籍、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动物等皆为所用。运用心理学的意象原理,阐释了鲁迅杂文意象生成的心理模型,即经验模型、素养模型和个性情感模型。指出心理模型是破译鲁迅杂文意象生成的密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