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陶渊明移居南村,其事见于陶集《与殷晋安别并序》和《移居》诗第一首。但对其移居的时间,则众说不一。综观宋代以来诸注家谱家意见,大体有以下四种: 一、移居在义熙六年。此说出元人李公焕。李笺本《陶渊明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后题云:“靖节旧宅,居于柴桑县之柴桑里,至是属回禄之变,越后年,徙居南里之南村。戊申岁是义熙四年,“越后年”,即义熙六年。李笺本是最早的陶集注释本,故后人论陶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题跋是一定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产物,也是一定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记录。六朝是题跋的胎息和萌芽时期。今天我们所可知道的,旧题王羲之的《书卫夫人〈笔阵图〉后》而外,顾恺之《清夜游西园图》也有梁代诸王的跋尾。但后者早已失传,因此《书卫夫人〈笔阵图〉后》就是硕果仅存了。这篇跋文中所述“意在笔前”的书法理论及有关用笔、点画方法,正是魏晋南北朝时代辉煌的书法成就的产物和记录。没有钟、王等名家辈出,不  相似文献   
4.
论通假     
通假,指古代文献中音同音近的文字替代,是个训诂学概念。南北朝以后,训诂学家已开始采用“通”、“通用”一类新名,注意将训诂中的通假与文字学讲的假借相区分。通假字的范围,除“本有其字”的那部分假借字外,还应包括通常所认为的那种通用字以及古籍中的所谓“别字”。“本字”就是本来已有的字,“本”并非指“制字之本意”。通假字所借用的词义,可能是被借字的本义,也可能是其引申义,有时甚至是被借字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5.
旧本陶集卷三有《还旧居》诗一首,开篇云:“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历代注家与年谱编撰者对此解说歧义纷出,成为陶渊明研究中的一大疑难.当代研陶学者杨勇先生尝作《陶渊明<还旧居>诗考释》,李华先生又作《陶渊明<还旧居>诗系年》,均试图解此千古悬案.奉读之余,疑犹未释,一因此不揣譾陋,谨以区区私见,撰此小文,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上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道德荣誉淡化倾向 ,道德荣誉的淡化会使人失去内在的精神动力 ,从而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强化道德荣誉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隐逸文化解读陶渊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逸文化有道家和儒家两个源头.魏晋玄学张扬体任自然,超乎世俗,希企隐逸,使隐逸文化空前繁荣.隐逸文化哺育了陶渊明,陶渊明代表了隐逸文化的辉煌.陶渊明描写田园生活、表现隐逸情趣的诗文,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桃花源记》的写作题材与汉末以来士大夫避乱隐居的事迹有关,更蕴含着作者本人隐居躬耕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况味,是他借助想象希冀改变社会现实的不朽艺术杰作,是中国隐逸文化的奇葩.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它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电大教学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创新学习的特点入手,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及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未来市州电大教育创新的指导思想.它具有引领市州电大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更好地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市州电大的办学实践,应从创新办学模式、拓展办学功能,提升办学实力、增强发展后劲,加强系统建设、促进优势发挥,坚持内涵发展、突出质量优先,争取政府支持、赢得社会认同等方面入手,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晋代和南朝的史书中,常见"北府"、"东府"、"西府"之名.它们都是当时的军事重镇.本文拟对这些名称的缘起及其在东晋时代的历史情况作一些粗略的考证;此外,"南府"之名不见晋、宋史书,需要探讨一下有无其实的问题,故题名曰《东晋四府考略》.一、东府东府之名遍见于《晋书》、《宋书》、《南史》.例如:《晋书·儒林·徐邈传》:"邈尝诣东府,遇众宾沉湎,引满喧哗."《晋书·王恭传》:"道子尝集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