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成像和神经科学研究的手段。然而,空间分辨率低、时间分辨率低以及信噪比低仍然限制了其实际研究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图像重建方法,实现光信息同步磁共振技术扫描脑皮层神经活动产生的血氧动态响应,时分式覆盖k空间数据(time division coverage,TDC)。同时也提出一种波长参数化指数平均滤波波长调制光谱法(PEMA-WMS)实现实时脑皮层血氧动态光学传感。实验给出了在预实验磁共振图像作为高空间分辨率组织层的光子流传感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和视觉皮层功能成像仿真,并得出本文方法的图像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2.
据笔者了解,许多学校除了教育行政部门颁布实施的学生行为规范和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外,还有内容丰富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常常因为适用对象和设立目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是不是所有的纪律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纪律才算好纪律、才是学校最需要的呢?在笔者看来,好的纪律应做到三"合一".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探索课堂教学艺术,重点在于探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而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沉默”就是“不说话、不出声”。把“沉默”用于课堂教学,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时“沉默”确实能够起到任何精妙语言都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信息几乎爆炸的时代,很多学校已经上网了。教师可以利用上网查询各种资料,比如教学案例、课例、参考教案、课件以及各种各样的素材。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查找各种资料来提高自己。这是一件方便教师好事,但也存在个别教师利用QQ胡吹乱侃,进入一些不正规的、违法的网站,导致他们失去工作热情,减少备课时间,更有甚者违背了道德、扭曲了心灵、走向了深渊……  相似文献   
5.
水滤毒烟斗     
抽烟严重危害健康,为了便抽烟的人减轻烟草中有毒物质的毒害,我设计了一种水滤毒烟斗。使用这种烟斗可除去一部分烟叶中焦油等有害物质,如图:烟斗入烟部分设计成一个密封的容器,容军中盛有水,水中置放两只浮球,浮球出口处(A)的密度卜匕其它部份小,因此烟斗无论怎么放置,浮球出口处(A)总是朝上且在水面以上,水不会进入。孔相反总是朝下且出口在液面以下,吸烟时把烟放在点烟处,烟经软管从(B)孔进入波面以下水中,经水滤后又入(A)孔经软管至吸嘴。这样抽的烟就洁净多了,假如有兴趣改变口味还可以在水中加入薄荷油等个抽…  相似文献   
6.
关注理由“生活像一团麻,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时下的教育正遭受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技术进步等带来的巨大冲击,教师由来已久的“平衡”心态正在经受着又一轮的“挤压”,所不同的是,此番导致教师心理“失衡”的原因,已由九十年代初的主要是“生存压力”变成了“职业压力”,或者说是“竞争压力”。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其他人群的关注,原因在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要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与教师长时间地相处,而教育的力量就在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心灵。如果教师心里充满阳光,他的学生中“阳光孩子”就多;反之,如果教师情绪不稳定,他的学生就难免缺乏自控能力。因此,时代正赋予教师一个全新的任务:除了传统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等要求外,还要心理健康。教师要加强心理的自我保健和心灵的自我塑造,以自己阳光的形态去培育孩子健康的心灵。“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适应自己不能改变的”,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需要积极进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退后一步自然宽”的自我减压策略,所以,我们不能缺失心理保健的意识、方法和技术。而心理保健,重在自我调适。为此,我们一要破除心里有“病”才去做心理保健的误解,积极预防心理疾病,矫治和调适心理异常,解决心理问题,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二要培植心理自我调适的自觉意识,自我完善个性,重建职业内涵,找寻自我职业价值,实现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进而享受工作的乐趣;三要掌握心理调适策略和训练技巧,加强压力的自我管理,有效调适自我心态,开掘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进而寻求到内心的自慰和平衡。  相似文献   
7.
邓梁 《青年教师》2005,(12):21-21
新课程已经全面实施,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后我带着自信走进了新课程的生物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到,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堂,必须让体验做主。  相似文献   
8.
邓梁 《教书育人》2006,(6):37-37
教师的工作应该怎么评价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在教育艺术化的道路上在不断探索,默默前行。一篇篇优秀的教育论文记录着他们前进的脚步;一个个新颖的观点闪烁着他们思考的火花。然而,对教育工作者的评价变成了几道简单的选择题,只剩下几个简陋的标准答案!在那次调查中,笔者所教的两个班中在“课堂管理”一项便出现了这样的结果(请朋友帮助才查到的原始记录):A班:认为严格的占63%,宽松的占33%,放松的占4%,最终得分8分(该项共10分);B班认为严格的占84%,宽松的占13%,放松的占3%,最终得分9分。  相似文献   
9.
钓鱼与教学     
邓梁 《教育文汇》2007,(11):36-37
天气不错,又是一个双休日,我邀上两个同伴,收拾好行头,纵情山水之间,共享垂钓乐趣。一切准备停当,静候鱼儿上钩时,却不时有一些“杂念”在我脑海中闪现。这些“杂念”时隐时现地勾勒出钓鱼和教育之间那若有若无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教师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吃青春饭的职业。我们常常看到,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座“大山”之下,活在应试和素质教育的夹缝之中的教师,在过重的生存压力和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之后,刚刚有了一点工作经验,便过早的失去了工作的激情,产生不应有的职业倦怠,过早地丧失竞争激情,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