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主持人: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复兴”的响亮口号,其中就包含着“世族文化复兴”的内容,从“三个代表”有“代表先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被传统视为“圣人之学”、“帝王之学”的《大学》实质上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纲,其中“三纲领”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纲目,“八条目”则为具体措施和主要内容,而“修身”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3.
《管子》一书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文仅就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做粗浅的探讨。  一、养民顺民原则为了实现富国安民而强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子》提出了养民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为此《管子》开宗明义列《牧民》。牧民者,养民富民也。《牧民》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  相似文献   
4.
论中庸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具体内容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主要原则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至性;检验标准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知行方法是知行合一;主要途径是礼教;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大学之道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管理哲学主要研究管理的本质,管理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管理中的方法论问题,合理中的真善美问题。大学之道早就程度不同地探讨了管理哲学问题。大学之道就是《大学》中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既体现了管理的本质,又体现了管理目标和价值;“八条目”既阐明了管理的方法和任务,又阐述了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