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正>循证教学实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提出、分析、解决、反思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怀特赫斯特将循证教学实践细化为提出循证问题、寻找最佳证据、综合评价证据、整合专业智慧和评估所做工作五个环节。其中,提出循证问题是开展循证教学实践的第一步。崔友兴在《论教师循证教学的证据及其运用》一文中指出,实践问题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一是源于现实,即循证教学实践专注于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选取的问题必须是教育教学实践领域中的现实问题;二是具体可操作,  相似文献   
2.
<正>反思与改进是循证教学实践重要且必需的环节。循证教学实践得以不断改进的前提是教师在循证教学的各环节主动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事件做理性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或态度(辛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3卷),它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涉及对教学主体、教学准备、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的全方位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全环节,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会得到提升。循证教学反思是循证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厘清其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对于改进循证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学情分析是运用科学的方式全面、深刻地把握学情,进而以学定教、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创造性工作。调查表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么基于过去的教学经验给现有学生的学情直接“贴标签”,要么简单地“移植”或“搬运”教学参考资料中给出的学情分析(刘岗、田静,《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27期)。前者反映出教师过于倚重主观经验而非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