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邓美姣 《广西教育》2005,(1A):78-79
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知的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3.
4.
近年来,科学课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堂中常常会传出阵阵掌声。然而,当我们冷静观察、剖析之后,“掌声”背后折射出急躁与肤浅、浮夸与作态等,又让人深为忧虑。想象的“科学描述”犤案例1犦有位教师在教学《鱼》一课时,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观察一条鱼,并将观察到的鱼画下来;第二个活动是观察另一条鱼,要求对第二条鱼用语言进行描述;第三个活动是将这两条鱼放到同一个盆子里进行观察,观察两条鱼的行为变化。学生观察完两条鱼的行为之后,教师请学生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汇报。第一组派了两名学生上讲台汇报,只见两名学生一上讲台便开始…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针对新的教学理念,对开放的科学教育进行了探索。在实践中,力图通过对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探索,使科学课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一、通过游戏活动 兴趣是个体行动的巨大动力,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科学及相关问题的兴趣,他们就会对自然、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科学现象.产生积极的情感。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他们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就会熟视无睹,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相关的问题来.  相似文献   
7.
邓美姣 《广西教育》2005,(7A):26-27
科学教育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尤其对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来说,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很难完全预设与控制。这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整个过程将随着教师、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与具体情况而展开。因此,科学教育从目标、内容、过程到结果都应该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适当的灵活性,紧贴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在一所乡村小学听一位老师上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动物怎样生活》一课,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选择猫、鸡、青蛙、鱼、蝴蝶、乌龟等动物中的一种进行观察,并要求作好记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开始上课了,教师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各个都非常兴奋,因为观察动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发现,都急着要告诉同学和老师。但考虑到能让更多的同学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得到交流,老师要求学生交流汇报时,观察同一种动物的同学,重复内容不说,有不同意见的作补充。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在一所乡村小学听一位老师上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动物怎样生活》一课,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选择猫、鸡、青蛙、鱼、蝴蝶、乌龟等动物中的一种进行观察,并要求作好记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开始上课了,教师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个个都非常兴奋,因为观察动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发现,都急着要告诉同学和老师。但考虑到能让更多的同学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交流,老师要求学生交流汇报时,观察同一种动物的同学,重复内容不说,有不同意见的作补充。课堂上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的,惟恐老师没看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