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由于我国的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和进步,使得汽车服务产业开始面临比较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下面,本文主要对我国汽车售后的服务产业所面临的状况和在国内外中汽车售后服务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对汽车的售后服务业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必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已经对生活标准有了更加高质量的要求。购买汽车成为了高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汽车行业势必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伴随着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如何对汽车销售市场的动向进行提前分析预测,对于大多数的汽车销售企业来说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如今,许多汽车销售企业针对当下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解决,及研发预测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对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行有效分析。围绕汽车销售分析,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邓腾 《大众科技》2008,(1):190-191
文章对中国文人画和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历史渊源和个性特征都作了简略阐述,印象派绘画着重自家意趣,通过写景写生自然流露,竭力捕捉整体气韵的感染力,这一点有点类似中国写意的“无我之境”,表面上无我,实际上是借景抒情,似乎漫无主观意兴,实则点染所及都有情趣的寄托。籍以此点,比较中西艺术观,寻求两者之间共同的意境,从而达到对绘画理论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称之为意境。一幅优秀的画作,特别是中国画画人选能够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可以说,中国画画作具有意境与否,是中国画绘画作品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廖漫云  邓腾  曾巧如 《教书育人》2012,(15):130-131
色彩写生是艺术类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能够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方法与艺术表现力;能够使学生感受和发掘出生活中的美感元素,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还能极大地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其艺术素养。因此,其可谓全面提升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色彩写生教学中的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个成功艺术家的重要标志就是其所创作的诗书绘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感情色彩,齐白石大师的百年艺术生涯已然将绘画的造诣提升到新的高度。齐白石大师的绘画艺术正是中国优秀传统主题和民俗古典技术融会贯通的有力表现形式,这也是能够得到广大人民认可和支持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对齐白石人物绘画作品中情感表情展开论述,以期更好地欣赏、理解齐白石的人物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邓腾 《华章》2011,(34)
高职院校美术素描教学怎样做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思维的艺术人才呢?不能再按照刻板单一的模式进行教学了,而应在对素描教学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按照其自身规律,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选择相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才能使学生充分对素描这一艺术形式有效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邓腾 《学周刊C版》2011,(8):204-204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建立健全人格品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体育课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课程之一,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体育课堂上开展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体良好发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绘画语言的形式、发展、变化取决于个人对自身、对世界的认识与价值态度的更替。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情感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涵养,表现力愈强,愈具特色。绘画语言的构成除视觉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层面上看绘画语言也是一种精神产物,绘画本身也传达了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科技支撑湖北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十三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要求相比,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湖北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如产业结构重型化、要素投入结构以资源投入为主、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