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文化理论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熙凤的典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姐是《红楼梦》中刻划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作者在这一人物的创造上所显示出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极其充分的。她是作者在自己那特定的生活基础上,根据封建统治者的性格特征概括而成的一个典型。这一典型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她不只表现出大官僚、大地主家庭中当家人的面貌,而且也集中了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王朝里某些当权者的特点。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贵族妇女凤姐的“杀伐决断”主要是表现在荣、宁二府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到巴尔扎克时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对于《红楼梦》来说也是这样。我们读一读清代历史,读一读流传下来的有关历史材料,了解一下《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就可以看出《红楼梦》所描写的内容,比这些史料所记载的要具体、丰富、深刻多了,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它确实是一部“现实主义历史”。  相似文献   
3.
<正>《饮中八仙歌》是杜甫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一篇,前人对它多所赞许。或称其“格法古未曾有”,“如云在晴空,卷舒自如”;或称其“似铭似赞”,其中人物“写来都有仙意。”宋元以来的一些名家选本,如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元好问的《唐诗鼓吹》,以及影响较  相似文献   
4.
两宋词史上的滑稽词派邓魁英在两宋时期的词坛上,与婉约和豪放词风流行的同时,曾存在过一个“滑稽派”(或称俳谐词派)。关于当时滑稽词的创作情况,北宋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卷一中有过记载:扬州人陈亚,官至太常少卿,年七十而卒。吴处厚称陈亚为“近世滑稽之雄”...  相似文献   
5.
<正>《词系》是一部未刊稿,编者是清人秦巘。要弄清它的得而复失和失而复得,还需从半个世纪前词学前辈们的一段往事说起。在夏承焘先生的《天风阁学词日记》中可以看到对这段往事比较翔实的记载。为了说明这部《词系》怎样受到词学家们的重视,有必要在这里对夏先生的日记作一些摘录:  相似文献   
6.
杜甫的穷儒意识与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穷儒,首先是经济上的贫穷者,同时又是政治上的失意者。他们既用“君子固穷”激励安慰自己,又叹老嗟贫,为功业无成而愧恨。“穷儒意识”是一种情感化的道德观念。杜甫是真正的“穷儒”,具有强烈的“穷儒意识”,并对他各个时期的思想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他咏穷伤贫的诗歌是他充满矛盾的“穷儒意识”的体现,是他贫穷一生的“年谱”  相似文献   
7.
<正>反诛求是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诛求,就是指官府运用杀戮、纠责的手段向人民索取繁重的租税,进行超经济剥削。杜诗自从晚唐以来一直享有诗史之誉,它所反映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深度和广度,是我国古代其他诗人难与比并的。而反诛求正是使杜诗具有高度思想性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天在文学史上给杜甫以高度评价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8.
杜甫诗中的马和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宋人黄彻曾说过:“杜集及马与鹰者甚多,亦屡用属对”(《(巩石)溪诗话》卷二)。杜甫在他的一生中的确写过许多专咏马和鹰,或题画马和画鹰的诗。在现存的杜诗中,写马的有:《房兵曹胡马》、《高都护骢马行》、《沙苑行》、《天育骠图歌》、《骢马行》、《瘦马行》、《李鄠县丈人胡马行》、《病马》、《题壁上韦偃画马歌》、《玉腕骝》、《白马》、《丹青引》、《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