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5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鳗鲡,又名鳗鱼、河鳗、白鳝。是一种高级食用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肉嫩味美,倍受人们的青睐。 鳗鲡,属于降河性的鱼类。现在世界上属于鳗鲡目的鱼类,大约有几千种是一辈子生活在海洋之中的(即  相似文献   
2.
一、胡子鲶(胡子鲶科)地方名:塘虱、土虱、塘角鱼。形态特征:体延长,头扁而宽,头顶被有皮膜,颅骨后部突出,形成三角形,末端圆。口阔,下位,吻钝。眼小,有活动的眼睑。须4对,上颌须1对最长,鼻须互对,末端均匀超过胸鳍基部,颏须2对,较短。体无鳞,有测线。体暗色,头部两侧和吻之间有乳白色小点,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白色小斑点。分布: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常见的鱼类。习性:为热带、亚热带淡水鱼类,栖息于河川、池塘、水草繁茂的沟渠、稻田和沼泽中的黑暗处或洞穴内。鳃腔内有一辅助呼吸器官,所以在无水时不至于马上死亡。…  相似文献   
3.
鳗鲡,简称鳗,又叫鳗鱼,俗称白鳝、青鳝。学名为久Anguilla Japonica Temm et Schi,属鳗鲡科。 身体细长,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长而尖,口较大,上下唇具细齿,唇厚,为肉质,鳞细而长,隐藏于表皮内,不易被人发觉,体表有一层粘液,所以摸上去光滑得很,没有鳞片的感觉。体背部暗褐色,腹部白色。背鳍和臀鳍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3年第2期刊出“你认识它吗,它姓甚名谁?”一文,笔者初步可以断定:“这是一条大刺鳅”。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Lac.),俗称尖刀鳅,刀鳅。属鲈形目,刺鳅科。我国产的只有刺鳅一属。一是刺鳅(M.aculea-tus Basil)体长在20厘米左右,二是大刺鳅(M.armatus Lac.)体长超过30厘米。从报道来看,体长为48厘米,故推定为“大刺鳅”。大刺鳅的最大特征(刺鳅亦如此),背鳍延长,与尾鳍相接,但它的背鳍有棘33~36枚,臂鳍亦有棘为3枚亦与尾鳍相连,因它坚硬无比,故名“刺鳅”。它平时常生活在沿江河浅滩有泥沙的缓流处,有时将半身埋入沙泥…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里,有一种“活鱼雷”,有时也袭击船只,英国一艘名为“巴尔巴拉”号的油船,就曾经遭到过这种“活鱼雷”的攻击。有一天,“巴尔马拉”号油船,正在大西洋中航行,突然间,值班水手发出一种绝望的惊呼:“左舷发现鱼雷!”舵手发疯似地180度转舵,但已来不及了,只见一个深蓝色的椭圆形的怪物异常迅速地朝油船冲来,“轰!”随着一声巨响,油船被撞出一个大窟窿,海水汹涌而入。奇怪的是,这一“鱼雷”却并未爆炸,而是离开油船又向另一个方向冲刺……船员在惊异,这枚“鱼雷”为何能自行拐弯?原来,这枚“鱼雷”并非真正的鱼雷,而是剑鱼作祟之故。在世…  相似文献   
6.
鲤鱼杂谈     
邢湘臣 《垂钓》2001,(11):62-63
鲤鱼(commoncarp),又名鲤拐子、鲤子、红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学名Cyprinus carpio Linnaeus。是肉味鲜美,生长快的淡水经济鱼类,最大个体约40千克。也是我国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类。在我国除西部高原一些水域外,广大的江河、湖泊、塘堰、沟渠、山溪中都有分布。在世界上的分布遍及欧、亚、美三大洲。  相似文献   
7.
鱼有耳朵吗?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鱼是没有耳朵的,这也难怪,因为看不见鱼的外耳和耳壳,而是有两个藏在头骨里的内耳。 “鱼耳”的构造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上部分叫“椭圆囊”,上有三个半规管,在每个半规管的一端,有一个膨大的部分,叫“壶腹”。下部分叫“球囊”,球囊有一个向后端突出的部分叫“瓶状囊”。椭圆囊、球囊上有“听斑”,半规管的壶  相似文献   
8.
读过2005年第八期《(?)鲦出水只有3秒钟的生命》一文,感到新 奇,于是请教上海水产大学几位教授,他们与我有同感。因此 查阅有关资料,但关于(?)鲦离水后的存活时间确实没有资料。不过 从一些实际情况我们了解到,(?)鲦离水后的寿命不仅局限于3秒钟 内。上海郊区每年冬季干塘时,历时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鲦仍在泥上或在车干水的水草中挣扎。 我们已经知道,鱼是靠鱼鳃的呼吸来维持生命的,当鱼鳃在水 中时,每个鳃小片的上下表面都和水接触,鳃腔内的水始终处于流 动状态,从而呼吸得以正常进行。但当鱼离开水后,鳃小叶粘叠在一 起,无法和外界接触,更由于在空气中干燥失水和表面的黏液凝结, 很快就无法交换气体,但鲤鱼、鲫鱼等离水后(尤其在冬季),只要用  相似文献   
9.
邢湘臣 《中国钓鱼》2005,(12):36-36
读过2005年第八期《鲎鲦出水只有3秒钟的生命》一文,感到新奇,于是请教上海水产大学几位教授,他们与我有同感。因此查阅有关资料,但关于窒鲦离水后的存活时间确实没有资料。不过从一些实际情况我们了解到,窒鲦离水后的寿命不仅局限于3秒钟内。上海郊区每年冬季干塘时,历时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窒鲦仍在泥上或在车干水的水草中挣扎。  相似文献   
10.
金枪鱼类是一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中低纬度洋区或外海的大中型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上层海域。由于金枪鱼类的经济价值很高,在世界渔业中形成专门的金枪鱼类捕捞业,在欧美和日本等地成为人们喜爱的游钓对象。 金枪鱼类是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iformes),鲭科(Scombridae)中几个属鱼类的总称,英文为Tunas。它们的外形通常为流线体型,头邪锥形,口大,眼大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