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5-L-孟氧基-丁烯内酯是合成多个系列、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按现有文献的方法,其单一构型的一次性合成产率在25%左右.催化剂以NaHSO4代替H2SO4,以少量硅胶除杂,通过“浓缩-石油醚结晶(R构型),母液再反应”的方法,使S构型逐步转化为R构型.从而不但省去了水洗的麻烦操作,而且单一构型的合成产率可达74.5%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语教育在中国发展迅速,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不断增加。学习日语的学生人数仅次于英语,成为外语类别中的第二大专业。但是,与英语不同,日语专业的学生普遍为零起点,即进入大学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日语。这就对日语基础阶段的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主干课程的基础日语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的短篇小说《杜子春》取材于中国唐代小说《杜子春传》。文章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作者的想象,无论在情节设置上还是人物性格上都有比较大的改编。通晓中国古典文学的芥川在文中添加了其他和中国文学相关的元素,这是原作中没有的。其中,引用吕洞宾所作的唐诗与原作有一字之差,应是参考了《西游记》的缘故。而文章结尾的场景设置可窥见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乡的影子。该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对中国古典原著及作者的书信内容,来证实上述内容是源于中国文学。芥川的创作意图是为了使作为儿童文学的作品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邢硕 《青少年日记》2006,(11):24-24
8月7日 星期一 姥姥家附近住着一位可怜的老奶奶。那天,我在姥姥家正扫着地,忽然听见姥姥在外边说:“你去哪呀?”姥姥在和谁说话呀?我便走出去,看见姥姥在和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说话;老奶奶说:“哎,我想到街上吃些饭,可是,我饿得头晕得厉害,走不了长路,如果我家有火炉,就可以做口稀饭吃,可惜没有。咱命苦呀!老伴走的早,本来有个女儿,可惜去世了。政府每月给我二百元的生活费,可是女婿抢领了 ,  相似文献   
5.
小鬼当家     
2月8日睛今天,妈妈不在家,到了中午肚子唱起了“空城计”,我和妹妹自己动手做“猫耳朵”午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邢硕 《大观周刊》2012,(9):24-25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重要作家。一生创作了一百四十多篇的小说和童话。《鼻子》是芥川的代表作品,文章揭示了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思想。内供千方百计的将长鼻子变短之后,想要进入"普通鼻子"的集团当中,但被无情拒绝,从而揭露了旁观者的无情和人性中的丑陋一面。  相似文献   
7.
网络治理模式由网络管控发展到网络共治,体现了由主客二分转向主体间性的逻辑演进过程。网络管控模式的理论根据在于对主客体进行二元预设,并将二者对立错置,技术与权力被异化为主体,个体受到技术异化和权力异化的宰制而沦为客体,并受到来自技术与权力的双重管控。要实现对网络管控模式从主体到模式的全面变革,需要从底层逻辑上重置主客体、重申社会性和重建认同来共同完成对技术异化、权力异化及人和社会异化的纠偏。网络共治模式得以构建依赖开放的权力系统,并将从根本上否定并扭转基于主客体分化导致的异化现象,进而摒除技术理性的统治缺陷,催生出基于主体间性而形成的权力共治主体。多元权力主体通过交往行动、平等参与和对话协商,最终达成基于合作的尊重理解与交往共识,以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实现对技术理性的扬弃,落实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