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蓉 《新闻窗》2011,(5):72-73
由于娱乐新闻出现的时间短,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业界对其并没有权威的定义。简单地说,娱乐新闻主要是关于娱乐圈的新闻。但是必须要弄清的是,文化新闻和娱乐新闻的区别。文化新闻主要是报道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文学、传统严肃文化等领域的动态;  相似文献   
2.
高师院校正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教师培养在教师教育的要求下,已由终结性的培养,转向连续性培养,要求构建动态的、开放的、探索性的培养体系。但是,由于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脱节,使得现有的职前教育处于较低水平,师范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创新素质能力低。由于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必须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担负着课程教学的重担,同时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等又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中的首要资源,具有自我更新、不断发展的优势,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问题入手来进行相应的探讨。一、存在的问题1.教师作为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存在的问题第一,教…  相似文献   
4.
近来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申报增设了许多新专业。专业数量的盲目增加导致学科专业设置领域的问题相继凸显。分析新办专业的背景及动因,可以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办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本科院校新办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邢蓉 《林区教学》2014,(10):53-54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基于此,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邢蓉 《林区教学》2014,(10):7-8
在分析新形势下材料化学专业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内容、方式及实验考查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材料化学专业实验的改革,以期达到真正培养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改革高师数学专业数学教育类课程结构体系及转变教学理念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培养学者型教师的实践与构想。  相似文献   
8.
邢蓉 《教学与管理》2005,(10):35-36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担负着课程教学的重担,同时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等又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中的首要资源,具有自我更新、不断发展的优势,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问题入手来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化与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它要求数学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管理与促进,成为数学教学实践的研究。依据上述要求,改革现有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构建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新型的数学教师,是当今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邢蓉 《教育探索》2004,(10):106-10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职后培训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指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要特别注意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注意立足于学校、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注意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的训练。行动研究与质的研究方法是教师进行研究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