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论高师教育见习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邬凌羽 《文教资料》2011,(2):201-202,173
教育见习是高师为加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而开设的实践课程,文章从主体价值观构建、促进个性完善、明晰学习目标、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自主构建等方面就教育见习对于学生成长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优质高中学生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调查,结合家庭组织、经济、文化等资源因素对于其子女在优质高中入学机会的关联性影响分析,表明家庭各种资源因素所导致的显著影响,使得优势社会阶层比弱势社会阶层拥有更多的入学机会。而积极进行普高招生政策改革,重视并保障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是促进区域内社会阶层间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邬凌羽 《文教资料》2013,(8):110-112
自2001年全国课改实验区陆续开设初中综合科学课以来,全国25个省市区的60余所高校陆续开设了科学教育专业,培养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学师资。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建设与发展,科学教育专业在师资培养实践中的成效如何,毕业生能力与发展状况如何等问题都值得关注。文章结合对本校该专业三届毕业生在中学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教学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现状,在综合科学课程教学中有无优势等内容的追踪调查,从毕业生视角总结并反思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得失,并就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策略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家庭在优质高中择校实现能力、学生家庭对于收费择校政策与收费标准的合理性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是择校导致了明显的教育机会不公的现实,另一方面又是包括利益明显受损的弱势群体的大多数民众对于现有择校政策的支持。对这两种现象间存在反差的原因进行剖析,有助于准确把握当前高中阶段择校现象的实质,而给弱势群体以更多入学机会保障是未来择校政策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邬凌羽 《文教资料》2012,(6):114-116
自2001年全国课改实验区陆续开设初中综合科学课,全国25个省市区的60余所高校陆续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培养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学师资。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建设与发展,专业在师资培养实践中的成效如何,毕业生能力与发展状况如何,这些都值得关注。文章通过对Z校三届科教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他们教学能力、社会适应性、在综合科学课程教学中有无优势等内容的追踪调查,从用人单位视角总结并反思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得失,并就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