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富有人文关怀的评价,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设一个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的良好空间,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为了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一、实现评价的互动性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一般的做法是教师对学生的听课、发言、作业等情况作出“一刀切”的结论式评价,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一种单向活动。这种评价模式停留在目标取向的评价水平上,即使有时强调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理解,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可以看出语感具有敏捷性、整体性、直接性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学会诵读,学会积累,学会揣摩、感悟,重视与生活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现今的语文课堂,不少教师很难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为了追求教学的完整性和流畅性,牵着学生走。学生自我的迷失,必然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学习的低效率。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在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对话教学是对语文教学本质认识的深化。当前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自由对话正成为课堂教学实践与行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可以看出语感具有敏捷性、整体性、直接性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学会诵读,学会积累,学会揣摩、感悟,重视与生活的结合,重视语言实践,是培养低年级孩子语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应紧扣文本体裁特点,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刻领会文本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及其育人价值,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科学知识,清晰科学原理,获得科学精神的熏染,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与愿望,着力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8.
施延霞素描     
●100次失利101次鼓励,激励的话语和温情的目光能点燃学生奋进的火花。●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教育无痕,教学有情。优化英语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语境,以及随之产生的情境、童趣。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需要读书,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无可争议。然而,现在很多人只是把孩子读书片面地理解为在学校学习,渎规定的书本,在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下读书。岂不妞读书更应是孩子精神的需要,自觉的行为。孩子们要读的不仅仅是课本中的文章,更要读课本之外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部分的相关内容,对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存在着文不对题、语义杂糅、表述不清等问题。为更精准、科学的表达,可以在标题、段落划分、顺序以及语义表述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