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中华传统文化是引领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但由于古今隔阂等原因,其研习任务的教学实施并不容易。汉字是解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密码,因此解析字源,可激发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帮助学生走进古人的世界。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字激趣、以字缀连、以字互读等方式,使学生亲近传统文化、探求篇章文理、深入文本内涵,深刻感受和体会其中的真情、真知、真理,进而体会价值追求、享受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
邱明峰 《教学月刊》2014,(12):37-39
正浙江省推进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教材中,外国小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分别是必修二中的美国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苏联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德国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3篇,必修三中的英国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以及必修四中的法国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除了必修教材(苏教版)中有5篇外国小说之外,还有一本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为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