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1.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应以问题解决为视角。摆脱课程衔接单纯研究内容提升的困扰。追求信息素养的提升;以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以多角度的评价设计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课程衔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总结教学经验,研究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是非常的重要与必要的。 本文仅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与做法,以求与教育界同仁共同商榷。 一、在教学中,寻求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点,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开课之初,能否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是学科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前提。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置于后殖民语境下中国学术的大背景中,借助后殖民批评话语,考察"中国视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与价值;阐释其超越后殖民批评思维局限的哲学基础,即"和而不同";探讨后殖民语境中西方音乐研究的发展愿景,即"不同而和",这也是"中国视野"西方音乐研究彰显出学术民族化、个性化、多元化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将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置于后殖民语境下中国学术的大背景中,借助后殖民批评话语,考察“中国视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与价值;阐释其超越后殖民批评思维局限的哲学基础,即“和而不同”;探讨后殖民语境中西方音乐研究的发展愿景,即“不同而和”,这也是“中国视野”西方音乐研究彰显出学术民族化、个性化、多元化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威尔第歌剧<奥瑟罗>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奥瑟罗>.本文从人物刻划、戏剧结构与冲突处理、戏剧性、抒情性与悲剧性的综合、现实性和审美风格等五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作者认为:二者处理的素材基本相同,但体裁形式相异,故二者在艺术特点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众多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邱桂香 《学子》2013,(12):71-71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从初中开始,少年日益能够自觉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体验,从而更能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这是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