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风景这边独好──也读赵忠祥的《岁月随想》邱江宁我是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来读赵忠样的《岁月随想》的。原因有二:第一,对于时下热热闹闹的名人出书风潮,我向来都持冷眼旁观的态度,总认为它们像滚滚的红尘,在文坛上横扫而过,末了,还留下一些尘埃。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的时代巨变出现了众多遗民学者、知识分子,他们身上产生的较为强烈的遗民情结影响之于清代传记的写作,使传记文学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了众多为遗民学者所作的传记。文章以清人为清初史学家万斯同所作的传为个案,从遗民情结与多篇万斯同传记出现原因、遗民情结对传记写作取材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遗民情结对学者传记写作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与局限这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较为全面地认识清初遗民情结对清代学者传记写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的近现代“知识分子”题材传记,分析了其兴盛的内外因素,以及这种传记的类型、特色及其意义和得失。  相似文献   
4.
进行学术研究有两种方式,要么是接着做,要么是从头做。所谓接着做,是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所谓从头做,是指填补前人研究中所留有的研究空白。无疑,任何一种方式的研究,都必须为现有的研究的进展提供新的东西。人们喜欢标署自己的研究是填补空白的研究,以为更见光鲜。殊不知,填补空白的研究既需要深入了解现有研究状况,更需要深入了解自己所研究的东西的价值。一些本来就没有多少研究价值的东西,即便没有人研究,也不能算是填补空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我们中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精神来抵住时间、社会对他们的销蚀、磨砺,而变得不再像普通人一样小心翼翼、精细打算地平衡着自己的喜悦和忧伤,计算着自己能付出的爱,并提前弥补自己的罪过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通达。很有可能,在社会世俗生活中,他们是并不聪明的那一群,但是,他们却是一群一直用亲切的目光关注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人们。朱枝富先生便是这一群人中的一位让人无法轻易淡忘的人。 毋庸讳言,当朱枝富先生的两本专著《司马迁政治思想通论》与《司马迁经济思想通论》(延边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6.
古人认为,叙事之工者,当以简洁为主。司马迁写《史记》“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可谓言简意丰,峻洁精练。但是,纵观《史记》文章的语言,重叠累书的复笔现象却又不在少数。清代的《史记》评论家牛运震甚至说:“它史之妙,妙在能简,《史记》之妙,妙在能复。”②此外,从宋代的洪迈、陆游、明代的陈仁锡到近代的李景星和当代的钱钟书等名家也都对《史记》的复笔现象作了充分地肯定和褒扬。我们认为,就总体而言,《史记》的确十分峻洁简练,但为了写人叙事,表情达意的需要,司马迁又灵活地运用了复笔,而大量使用复笔,不但没有…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