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接受理论和知音论都将读者和文本的意义相联系,都强调通过文本的作用产生古今对话.但是很明显接受理论和知音论在时间维度的表现又是不同的.从读者角度来看,接受美学是通过共时性而产生作品新的意义,而知音论却呈现出历时性特点,以当下为起点寻求作者原意.而从文本意义的角度,接受理论中文本意义的累积是靠历时性不断积累的,而知音论中文本的意义却是作者创作完成后就已经产生并固定下来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此二者呈现出的两条不同的时间线索,探究这两种同样从读者认知出发的理论所具有的不同时间性特征,顺从时间性的角度反观接受美学和知音论中的主体间性与主体性,对这两个理论的存在中所涉及的时间性进行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