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急需创新人才.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首先使其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实践、创造条件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开放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去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同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相对立。开放性思维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主张在相互联系和多样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它仿佛有众多的“触角”,不拘一个方向,一个框架,而是向四面八方扩散,使我们的思维纵横交织,构成丰富生动的意识之网。这种思维方式极富创造性和灵活性。开放性思维具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主要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启迪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多途径解题,可以使学生的思路逐步开阔…  相似文献   
3.
提倡和实施创新教学,突出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实施创新教学,必然要求教学创新。本文通过质疑、求异、鼓励学生经过探索、猜想、突破、实践的创新能力,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进而具有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4.
邵依琴 《职教论坛》2002,(22):39-40
教学是一个可控制和调节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职高各科素质教育的诸多要素中,必须狠抓“知识、思维、能力、素质、综合”五个主要环节,加大其“力度”的调控。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构建起开放式的、生动活泼的现代教学体系。1.知识传授在实施知识传授的教学中,明确大纲对本节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使主要的知识点到位。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主要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合理、完整、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急需创新人才.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首先使其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介绍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数学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的整合,给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开拓思路,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改善 ,例如注重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树立数学的鉴赏力 ;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等 ,都有利于数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转换思想是基本的数学方法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立体几何教学,在想象转化情景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开放性;在问题转化情景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在尝试转化情景中培养思维的主动性与探索性;在纵横转化情景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与开拓性。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使教师意识到要超越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而采用较活泼的多元智能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多元化教学资源。通过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全面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开放性与传统教学的整合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的开放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索,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它的最大特点是“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数学的开放性学习,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得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