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上海市新一期的课程改革在概率初步章节有较大改变,新课程对概念理解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数中学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比较陌生,不知所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老师们在此之前对上海二期教材中的有关概念挖掘不深,教学实践中往往侧重概率运算,不注重概率中相关概念的理解.笔者有幸听了新教材《随机现象和样本空间》和《古典概型》的两堂新授课,授课教师都具有较好的教学素质,他们所在学校的教育水平也都很高,然而课中的部分概念不但落实有困难,甚至还让学生辨析更模糊;概率的思想也没得到很好体现,给学生造成了概念很难、很复杂、不知如何表达的感觉.看来,类似这样的现象应该是普遍的.下面结合这两堂课中涉及的部分概念谈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正>1引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对于中学生,解题是当前阶段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当前高考最主要的检测方式.中学生在解题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感悟基本数学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升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将问题表征与核心素养关联的方式,在解题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