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是不断生成的,我们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应该在教学中敏锐地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借题发挥,及时调整预设方案,通过我们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把课堂还给学生,成就精彩纷呈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由于认识的偏差、条件的制约,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许多老师往往采用"书本加嘴巴"的方式,照本宣科,一掠而过,没有学生的实践过程,不能发挥综合性学习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下的语文教学,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要让学生多读书,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去读好书,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和潜心探索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立足课堂,谈谈如何与学生一起把语文教材读厚,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编排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随着年级的升高,略读课文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到了四年级,每组课文里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已经平分秋色,可以说略读课文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有这样一段新补充的内容:“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日益深人人心;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日益关注到学生的“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也得到了多数教师的认可。然而,在现实课堂中,许多老师却很迷茫: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由于认识的偏差、条件的制约,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许多老师往往采用"书本加嘴巴"的方式,照本宣科,一掠而过,没有学生的实践过程,不能发挥综合性学习应有的作用。综合性学习打破了语文教学固有的封闭空间,为语文学习通向广阔  相似文献   
8.
9.
日前.孙双金老师关于“执教者哪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哪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哪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哪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之间,强烈拨动了笔者的思维之弦。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课应该立即跳出内容分析理解的老路,转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上来。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解密阅读文本语言形式,找准文本涵咏的着力点的角度,谈谈如何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日前,笔者翻阅了沈大安老师《我想这样教语文》的专题讲座稿,对沈老师指出的"在习作教学中,要轻指导而重讲评"的观点,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我教作文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过"多讲评而少指导",然而最后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我开始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轻指导重讲评"至少是不适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