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由于对物理情境的想象是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基础,在实际的高考试题中,多数物理问题的解答都需要先对题目所设情境有一个清晰的想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推理判断或数学运算。  相似文献   
2.
邵振斌 《物理教师》2002,23(3):57-58
“3+X”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向联系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 ,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素质 .这类问题不同于以往的纯粹的物理运算题 ,它需要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模型来寻求解决方法 .以下是几个实际问题的物理模型转化例析 .1 跳水运动的物理模型应该说 ,学生对跳水运动比较熟 ,下题的叙述已经把跳水过程简化了许多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这一物理过程 ,然后将之转换成合理的物理模型 (这也是本题所要考查的重点 ) .例 1 .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 1 0m高的平台上跃起 ,举双臂直体离开平台 ,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 ,…  相似文献   
3.
4.
邵振斌 《文教资料》2007,(11):189-190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崔峦同志说:“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能力。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是读只是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独立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依据“学案导学”模式是创造教育模式“能力策略和知识策略的结合”的具体实施形式。实际上就是知识和能力并重的策略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创造力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而且可以是日常教学活动,但不排斥课堂教学之外作为辅助手段的创造发明等活动。  相似文献   
6.
有些物理问题以实际的物理现象为情境·解题的思路不容易找到,需要冷静分析,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突破.举例说明如下·技巧1 找出题目中隐含条件,画出相应图示例1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一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在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