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年来,新的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体现。但是,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行为的明显脱节成为困扰教师成长的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仅限于文本,对实际教学没有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虽然各级教研部门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但效果始终不太明显。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为优化的教学状态。反思分三个层次,即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批判性反思。技术性反思侧重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运用策略和技术、技巧的过程与效果的评判。如反思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否合理、效果如何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一些中学历史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高考考查目标,忽视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导致了史论脱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学历史教师要强化“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意识,采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