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内涵 从三者基本内涵来看,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与方法是关键性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途径.从二者关系来看,知识与技能是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过程与方法是策略,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从三者的内容来看,课程三维目标陈述抽象,需要对其作较为细化处理(如表1),以便教学目标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3.
近几年的文综试卷,其试题利用社会素材,创建新的问题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能力,如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获取、处理、运用各种信息,熟练使用、判读、绘制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地图,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行的理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策略概念界定学习策略是指学习方法的使用或活动方式。具体地讲 ,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对象的难易和学习情境的不同而自觉调节和控制自身学习内容的时间、次序、步骤和方法的意向选择活动。这种意向选择活动是在元认知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较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层次更高级的、对认知活动指向性调节与控制的学习活动方式。学习策略应该包括学习所运用的各种有效方法和对自己所采用的各种方法进行有效的调节监控两个方面。学习所运用的各种有效方法 ,可以称为执行技能 ,这是基本策略 ,主要指对所学各门功课内容及特点的…  相似文献   
5.
一、地理新教材的教育功能高中地理教育功能的多元化 ,不仅要追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道德等方面的价值 ,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会学习、会劳动、会生活、会健体、会交往和会审美等有关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 ,如下表一。表一 :地理教育功能“表一”显示的地理教育目的是宏观的、抽象的。为了便于地理教学 ,将其细化为微观教学目标 ,既可作为单元教学目标 ,也可作课时教学目标。1 思想品德素质。地理是一门兼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其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因此 ,新大纲、新教材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  相似文献   
6.
地理概念包括地理名词、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三方面。地理名词,如天体的名词就有恒星、行星、卫星、星云等,这些地理名词都是表示一个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就是地名,如伦教、上海、江汉平原等具体名称。地理数据就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地理数字,如目地距离、人均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及地理事物的地位等。由于地理概念不清,使学生记忆混乱,出现答题错误。  相似文献   
7.
一、运用分析复习法,提升逻辑推理思维能力 分析复习法是从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切入,然后推理其原理和规律,即运用归因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此法贴近高三学生由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知思维过程。以气候专题为例,包括归因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应用等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1年全国将有17个省、市加入"3+综合"高考模式.这场深刻的教育思想大变革带来了中国式的"学习的革命".从宏观的背景上来理解,它是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是高考改革的意图,也是中学教学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9.
邵胜新 《地理教育》2012,(Z1):11-13
探索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是当前教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基于此,可创建简明扼要、实用性强的教学设计模式(图1),借此诠释优化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方略。一、准确解读教学文本是优化地理教学设计的基础图1显示,解读课程理念、内容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和教材等文本的功能指向教学目标,而目标是教学方案设计的指南,因此它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1.解读课程理念,明晰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0.
“3 综合”考试 ,是在没有形成考试所依据的综合课程大纲、教材以及考试说明 ,同时也缺乏国外同类综合考试的成熟经验参考的前提下产生的。改革就是探索、创新 ,设计综合测试试题必须构建一个新的思路。综合能力测试 ,着眼于“综合” :综合运用 (方法的综合 )多学科知识 (知识的综合 )分析解决问题 (问题的综合 )。因而 ,我根据“综合”的要求 ,建立了综合测试试题设计的三维框架 (如下图 ) :其中 ,X轴为高中学习与综合测试内容范围相对应的学科知识 ,文科综合为政治、历史、地理知识 ,理科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知识。也可以是学科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