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邵金芳 《江西教育》2014,(12):16-18
三年前,我有幸跟随吉春亚老师的课堂三个月,每天听一节课,享受着吉老师给我们精心准备的精神大餐。当然,老师也提供给我们实践的机会,有时说课给她听,有时上课给她看。每次上课前的教案,吉老师至少会指导我修改三遍后才能走进课堂。印象最深的就是跟随吉老师学习上《金蝉脱壳》一课。  相似文献   
2.
邵金芳 《海南教育》2014,(10):39-40
语文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一段,边读边悟,在书上写写批注。似乎学生在旁边写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是对的。显然,这一教学环节往往只是走了一个形式,图个热闹,而少了细细体味,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那么,批注到底该怎么去做,其实学生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  相似文献   
3.
正三年前,我有幸跟随吉春亚老师的课堂三个月,每天听一节课,享受着吉老师给我们精心准备的精神大餐。当然,老师也提供给我们实践的机会,有时说课给她听,有时上课给她看。每次上课前的教案,吉老师至少会指导我修改三遍后才能走进课堂。印象最深的就是跟随吉老师学习上《金蝉脱壳》一课。我谨记老师"教学设计要一线串珠"的教诲,抓"神奇"一词来设计教案,整堂课通过品词品句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感悟金蝉脱壳的"神奇"。正当我自信满满地将"作品"交与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月光启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以“民谣、童谣、谜语”的形式,充分展露“母爱、童心、智慧”的内容。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6.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从战场上回到农村,看到农村这么一幅美好生活的画面而写下的一首词。听了吉老师今天执教的《清平乐·村居》,被她扣住词来教词的方法折服,使我听着听着也情不自禁的醉在“词”中。原来词可以这么教,下面说说自己对这堂课的几点收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