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量特困生享受国家大学生资助政策进入大学校园。以某高职三名特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无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从他们在校经济收入、消费支出、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多视角来探讨特困生的生存状态,结果表明特困生社会支持资源缺乏,收入来源有限,消费支出项目多,生活压力大;无偿资助造成心理困扰,他们更渴望有偿资助和匿名资助;因兼职打工多,影响学业和发展;他们心理状态有好的特质,但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我国高校班级制和辅导员制度,提出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心理辅导的模式,即充分调动高校各种资源,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氛围或环境,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这种模式称为"全班参与辅导模式",并对此模式的内涵和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学生自杀是可干预的理念为立论,综合考虑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某些因素可能诱发、延续、增强自杀倾向为假设条件,探索大学生自杀发生机制。通过对大学生自杀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将降低自杀的危险因素和增强保护因素作为大学生自杀干预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需要,适应高职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构建了五个一(一个中心、一个网站、一支队伍、一套课程、一个基地)的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它强调系统优化,注重实践体验,经过5年的实践证明,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能有效解决学生在自我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和困扰,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素质,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因学制短、学费低,成为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伴随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贫困生成为相当数量的社会存在群体。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对武汉某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研究,发现:高职贫困生大多来自"没有什么背景的家庭",他们自我评价总体呈负性,未来有可能实现父辈的身份复制,为此,需多方共举,采取更灵活的资助方式,优化校园环境,让贫困生公平地享受高职教育的利好。  相似文献   
6.
以12名高职学生质的研究,探讨高职学生成人初显期的个体特征,对该理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成人初显期的五个特征同样适用于高职学生,其中自我同一性探索基于较低的水平,不稳定感较弱,过渡与夹缝感、自我关注感较明显,充满机遇这一点在部分学生身上有表现.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