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永远的秋天     
母亲走了,走在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躺着的时候,蓝天白云和阳光都争先恐后地在窗外遥遥探视。清风徐徐,夹着阵阵浓郁的桂花香飘向她的枕边。金色爽朗的秋光里,母亲游丝般的生命气息轻轻飘出窗外,飘向云天去了。这是秋天,一年中最为浪漫美丽的季节。母亲选择在这个季节远行,我想她是有考虑的。母亲出生在冬春之际。经历过80余载风雨人生的妈妈,肯定最喜欢秋天的高爽、明媚、芬芳、灿烂。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母亲终身执教,桃李满天下,果实累累,一路芬芳。所以母亲认定秋天是她的永恒驿站。母亲是唯美和理想主义的。母亲热爱她的学校和学生。…  相似文献   
2.
邹园 《考试周刊》2008,(20):220-221
英汉两种语言因各自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得这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颇多差异.本文主要总结了引起这两种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和在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并且针对这些文化差异经过讨论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既有理论指导意义也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邹园 《新闻实践》2009,(10):77-77
报纸副刊要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给人以震撼力和吸引力,就更应重视文化的含量,多刊发那些"意味深长、隽永深刻"的文学作品.报纸副刊的文化特征包括精神内涵、艺术品位和人文特征等诸多方面.其文化特征应从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来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4.
为凸显恶魔性因素这一母题在新时期文学中的贯穿性、发展性,文章选择了<坚硬如水>和<玫瑰门>这两个特色鲜明的文本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结合恶魔性因素的理论,探索恶魔性因素在塑造文学形象上的美学意义,并从时代高度分析思考了恶魔性因素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恶魔性因素在中国的发展趋向,对西方物欲文明持拒绝态度,将恶魔性因素中的创造性和中国传统优秀文明相结合,创造出中国式恶魔性因素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5.
南屏晚钟落成典礼的那天,正是《江南游报》签样制版的日子。这就是说,从落成典礼结束到拿出新闻稿,其间留给采写者的只有三个多小时。这个浓缩了的间距,使我多少有点忐忑不安,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采访。未雨绸缪。于是在早一天,竟把初稿拿出来了。会议的程序,规模、来宾、时间、地点,全是佛教协会提供的,相当可靠,没有问题。稿子几经斟酌,似乎已无懈可击。唯有那段写得生动,优美的文字还有点“玄”。这段文字描写了晚钟鸣响之际,西  相似文献   
6.
耕耘之苦苦亦乐———孙菁和她的书籍装帧艺术邹园印象中的孙菁清丽娇小,热情开朗,是一位典型的江南玲珑女子。深谈之后才知道其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满族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照孙菁自己的说法:“我太像杭州姑娘了,以至于所有认识我的人都不相信我是带满族血统的...  相似文献   
7.
报纸副刊要适应新形势,办出鲜明文化特色,就更应重视文化含量,副刊的文化特征包括精神内涵、艺术品位和人文特征等诸多方面.其文化特征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