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受教过程处于与施教过程不同的语境化组织结构中,对内容的解读具有能动性。受教育者能够有意识地、能动地参与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其观看的过程实质是视觉思维运作和心理活动综合作用的内化于心过程。依据受教育者从观看到接受再到产生行为动机的逻辑演进,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机制表现为反映内容吸引力与受教育者注意力之间矛盾的注意凝聚机制、反映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接受可能之间矛盾的心理接受机制、反映知识型掌握与实践型掌握之间矛盾的行为意愿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上依赖于中西合璧的文化理论基础、法德并重的教化原则、循序渐进和由表及里的教育方法、四位一体的实践性教育途径等,使其社会整体思想道德水平普遍较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敏感性不足、内容重复、创新实践能力不足、优秀传统文化难以一以贯之等问题。新加坡的经验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借鉴价值,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追求道德规范法制化、对象主体化、方法实践生活化、途径立体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理念的变革,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出现的问题表现得越来越具体化和形式化。通过电子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教师层面存在用课堂设计替代效率、用勾画替代效率、用促进背诵替代效率的问题,学生层面存在认知误区降低效率、问题意识不强恶化效率的问题。原因在于学生需求与教学方式不一致、考试机制与理念变革的脱节、评价机制出现断层。针对此,应营造轻松有趣、生动活泼、自由发言、讨论互动的课堂氛围,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自主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评价体系,以此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高效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图像时代的德育根据不同功能体现出三种不同价值倾向的话语修辞观念,即"劝服性"观念、"认同性"观念和"生存性"观念。"劝服性"观念聚焦劝服性话语的生产,旨在通过劝服性策略的探索,实现图像化德育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灌输,表现为时间策略、空间策略和交互策略;"认同性"观念聚焦教师与学生之间公共性话语的生产,旨在通过释义规则的运用,保证教学双方的平等对话,有效发挥引导学生舆论、达成价值共识的功能,表现为故事建构策略、互文语境策略、情景释义策略;"生存性"观念是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取向,聚焦文化性话语的生产,从而指明如何重塑学生的精神家园,构建学生的精神生存方式,表现为文化意象策略、文化记忆策略和文化消费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