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本《红楼梦》原是由一稿多改而成的。它的第三稿由“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而《省亲》回出现是《红楼梦》诞生的标志,因为曹雪芹1747年爆发《红楼梦》创作灵感。而《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随后它速成一块十七回《红楼梦》故事。它原来在探春理家之前位置上,而后被《红楼梦》创作灵感向前移至第四回和第22回两者之间位置上。然后曹雪芹才沿着这里往下创作下去,最后创作成功“百回”《红楼梦》。《红楼梦》这种创作特点既不同于《风月宝鉴》创作,也不同于《石头记》创作。后来这稿虽然经过《金陵十二钗》诸稿的增删,内容作出多处修改,成为“百十回”,但始终未能改变这稿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年龄忽大忽小,这是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通过增、删、调、改、分、合方法把小凤姐改为大凤姐而造成的。这是创作的需要,非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整个创作过程都是写江宁织造署曹家的本事,因为曹雪芹一生坚持从曹府生活这口创作井中开掘生活材料,进行《红楼梦》创作,而曹府生活是曹雪芹的江宁织造署的童年生活经验.这是曹雪芹产生长久稳定的《红楼梦》艺术需要的原因.这和后天生活经验连续而长久地影响曹雪芹艺术需要.而长久稳定的艺术需要是保证曹雪芹坚持《红楼梦》写江宁织造署曹家本事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贾母称荣国公为“他爷爷”,标志着贾母为荣国公遗孀。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在贾家家谱四代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代”字辈,将贾母由荣国公遗孀改为贾代善遗孀。从而为贾家家谱设计出五代方案。贾母成为贾代善遗孀,这是《红楼梦》贾家家谱五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由此可见,贾母名分的演变过程,乃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至《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是由《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题目改变过来的。,它本是《风月宝鉴》故事高潮 ,原来在《赏中秋》回之后位置上 ,是《风月宝鉴》大宝玉十八年八月二十五日故事。它的本义乃是描写贾敬和儿媳妇秦氏爬灰被宝玉发觉而秦氏羞愤难当独上天香楼自缢身亡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这十七回《红楼梦》是由《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而成的。创作灵感乃是文艺创作里一个难解之谜。研究清楚这十七回《红楼梦》创作问题,对于了解《红楼梦》创作灵感及其创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十七回《红楼梦》创作体现了格式塔美学精神,而格式塔美学通过这十七回创作问题而得到验证。这一切标志着红学研究开始进入现代化殿堂。因为国学现代化问题,就是用现代化科学理论科学阐释国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考察秦可卿故事创作过程,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至《红楼梦》为止,对整个今本《红楼梦》创作过程加以考证,以期对后生研究《红楼梦》创作问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庚辰秋月定本》是由一稿多改而成的一部伟大文学作品,它保存下来的旧稿极为丰富、极为复杂。这是我们研究《红楼梦》的最珍贵的资料,把它保留下来,对它进行正确校注,这是出版工作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一九八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庚辰秋月定本》为底本的《红楼梦》,而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为它校注,竟然对它妄评乱改。而所以这样,就在于校注者不了解《红楼梦》创作过程,对《红楼梦》作品一知半解,学术思想保守,缺少创新精神。这也是近五十年来历史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 《红楼梦》第七十回写道:“袭人道:‘何曾没收着。你?,我就拿出来共算,数了一数,才有五六十篇。这三四年功夫,难道只有这几张字不成。’……”①根据袭人这段话,贾政从第三十七回“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②“至冬底方回”③,在外共计“三四年功夫”。“这三四年功夫”是什么意思呢?两百多年来,红学对此  相似文献   
10.
<正> 《红楼梦》是写几年故事?一百多年来,红学一直都探讨这个问题。从姚燮、王希廉起,到俞平伯、周汝昌、戴不凡、杨俊才,都精心制作《红楼梦》年表,企图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这些年表一人一个样,谁也回答不好这个问题。有些人对这个问题产生失望情绪,觉得它永远是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